第14章 · 视而不见,听之不闻

下面一起来品读《道德经》的第十四章,原文如下——

视而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音频如下——

曼解道德经 · 第14章 · 全
0:00
/17:22
14-1 视而不见 听之不闻
0:00
/8:02

问:先来看前面这三句话——「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Cico怎么理解这三句话?

C:看见就好像没看见一样,

听见就好像没有听见一样,

触摸就好像没有摸到一样。

也就是说,无论是看、听还是触摸,这颗大脑没有画面的滞留,有画面的生成很正常,但没有画面的滞留。

滞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看当回事了,听当回事了,触摸也当回事了,这个画面开始累积,变成记忆的一部分,变成想法的活动,产生各种的欲望,产生各种的纷争,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动作。

你看,整个的意识活动就变得异常的活跃,甚至难以息止。

你看这个「夷、希、微」都是通过语言来去缩小这个意识活动的影响,来表达那个意思,对吧?

夷,夷为平地,也有偏远、边缘,不重视、不重要的意思;

希,通稀,就是少;

这个微啊,就是微不足道;

这都是在说,这样一个意识活动真的是不重要。

但你看这个世界,这个意识的活动变得如此的重要,

我们当今这世界的运转基本上全是意识活动。


问:那Cico,如果是这样解读的话,和通常看到的很多版本的解读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版本是这样解释的——

看它看不见,叫夷;

听它听不到,叫希;

摸它摸不着,叫微。

C:这个它是谁啊?


问:另外还有一种解释是:“无色曰夷,无声曰希,无形曰微,三者形容感官所不能捕捉的道”。

C:就是这个它指的是道。

你看,不能说错。这种解释啊,还是在这个意识上来画饼,告诉你这个饼是这个颜色,这个饼啊是这个味道。

问:其实那种解读是试着用文字去指向描述这个道是什么样子的,是吧?

按照你最初的解读,「视而不见」,看到了就像没看见,没有画面的滞留,就是在此时此刻内心动作的调整。

C:即刻做,即刻发生。

要不谈论它没用啊,谈论它还是个画面。

那个饼好吃不好吃,

什么颜色,什么味道,

不需要那么做,直接吃!


问:那这三句话是在描述人的感觉和想法之间的关系,是吗?

C: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究竟是什么?这需要一个人亲自观察,想法在里面起到什么作用。

所以,每个人亲自去观察,知道,噢,原来这个听觉里面啊,有大量的想法的活动;噢,原来这个视觉里面也有大量的想法活动。

成了相,着了相,那个是根本。

而不是去跟大家介绍,这个是道,这个道啊你听不到,你也看不到,也摸不着,这干嘛呢?

你看,我们这个世界啊,充满各种各样的传道者。

这个道是什么东西啊?我不可能通过言语来告诉你,我再怎么描述,它还是画面。

所以,我们看似在谈道,结果呢,我们都在累积新的画面,你看,这不是矛盾吗?

此刻我们能否即刻行动?

即刻清空,

即刻理解那是什么。

理解意味着清空。

所以,当别人在说这个道是什么的时候,那个其实无法真正唤起理解,理解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此刻,即刻行动。

即刻去体会这个清空的感觉,哎,理解自然在这里。

这个也是在我们在解读这个《道德经》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个《道德经》跟我们是什么关系?

我们是继续当做旁观者来去解读《道德经》,

还是我们本身就是《道德经》?


问:好,那下面这句话呢?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诘,诘问。不可致诘,不可穷究,不可追问,不可思议。

C:这个就很显然了嘛,刚才咱们说的这三项——

「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这是即刻做的心理动作,即刻发生,

意味着它没有画面,

你想它,又有了画面,

所以,它是即刻发生,即刻去做。

这三句话都指向这一个意思——

那就是不着相。

脑海里面啊,不需要任何的画面,这个不着相,你即刻就能做。

所以,你看言语的描述很有局限,但若一个人真正做起来其实很简单,动作很简单。



14-2 其上不皦 其下不昧
0:00
/4:30

问:好,那咱们再往下看,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皦:通皎,月亮的白光

昧:阴暗。

绳绳兮:形容纷纭不绝。

不可名:不可描述。

无物:不具任何形象的实存体。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C:你看,这几句话其实都在说的是这个意识的活动,

当这个画面没有滞留的时候,

当这个大脑没有着相的时候,

这个意识的活动是怎样的?

这样的意识活动啊本身没有分裂,

没有对立,没有明暗之说。

很多东西啊,你不可去指出,不可去描述,

因为一描述本身可能就是着相。

所以啊,看似有,但最终呢,又自然的消失和清空,复归于无物嘛。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也是如此。

你看,整个意识的活动,没有因为着相产生分裂、滞留,一着相产生了明象,产生了暗象。

所以啊,当这个内心没有着相的时候,

只看内心能够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意识混乱多变,产生、消失,但不滞留,也就是这个惚恍嘛。

问:那下面这两句呢?「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C:迎、随意味着我们人在作为,意味着人的欲望,意味着人大脑的意识活动开始出现着相,各种的努着,这时候啊,那个原本的意识活动就变了味了。

问:就是说,这几句在指向的这个东西,

不皦不昧,不明不暗,

无首无后,不迎不随,

那这到底是在说什么呢?

C:其实啊,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那就是去感受这样一颗内心不着相的感觉、体验,但不去追逐这个体验,意味着这颗心,始终处在一个未知的状态,不可去描述它

你看,这个所谓的冥想领域,也是很多人非常容易坠入到这个追逐体验的过程中,希望能够把这样一种感觉给能够复制下来,能够让它停留下来,能够再次复制,能够再次回放。

人的欲望是无处不在,所以人不能有任何的寻求。这个迎,这个随,也都意味着寻求。

全然的观察,不寻求,一寻求本身啊,那个意识就出现了滞留,就出现了着相,啥都没了。



14-3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0:00
/4:49

问:好,那咱们接着往下看——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C:这个「古」指的是什么?

这个古在外面,还是在这里——在心里面。

问:一提到「古」想到的是古代、上古、原始,但是你说这个古是在内心里面,不是在外面。

C:显然不是嘛。

「古」意味着内心的规律,

看到这个念头是怎么升起的,

这个自我是怎么构建的?

看到这个寻求本身是如何带来各种的着相,这些非常细微的地方,都在我们想法意识活动之“前”——这个前加引号,那个叫「古」。

问:「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就是把握了内心的规律,来驾驭当今的有形的东西。

C:没错,所以我们去解读《道德经》,最终是让一个人彻底放下这本书,只要一个人亲自观察自己,什么书也不需要读——关于内心的书。

去体会这些非常细微的状态,就是借助这些文字,也借助这个解读,然后亲自去感知到这些东西,那这些文字就可以放下了。

古往今来,可能有很多人都在解读《道德经》,

那些都不重要,如果一个人去细究,啊都变成了八卦、绯闻,没用。

而是在这一刻,这颗心该如何的行动,这一刻本身,这颗心就触碰了真相。不需要去通过什么书,什么经来到达那里。所以啊,别人怎么解读,咱不管,

此刻,心活在真相,那自然我们的谈论,我们的观察,我们的探究,便指向真相。


问:那关于这一章还有最后这两小句「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C:也就是说,这颗心能够观察到这些非常细微的内心的规律,「古始」。

基于这些观察,ta的表达,ta的说法,本身就是「道纪」。

尽管不是道,道需要放下任何的文字,一个人亲自去感受,去触碰。

但基于这种感知,基于一个人亲自的观察、体会,那ta的表达也就自然指向道。



问:好,那这就是《道德经》的第十四章

我们再来品读一下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问:好,咱们下章再会。

C:下章再会。


返回目录(曼解道德经)↗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