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 善有果而已 / 物壮则老

下面一起来品读《老子/道德经》的第三十章,原文如下——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注:文中括号内部分有的版本无,一说为后人添加,本文省略此处。)


曼解道德经 · 第30章 · 全
0:00
/20:08

30-1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0:00
/8:49

问:先看第一部分——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字面意思,用道辅佐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强于天下,用兵这件事情一定会得到还报。

Cico:这里有个疑问,「佐者」、「道」和「人主」,这三者是什么关系?

「佐者」可以用「道」,用道意味着「佐者」理解「道」,也就意味着「佐者」本身就是「道」,佐谁?

佐「人主」,「人主」愿意他来佐,意味着「人主」也理解「道」,看重这个「道」,自然信任这个「道」,意味着这个「人主」也得理解这个「道」,否则怎能让他人来佐他?



问:这么解读的话,这第一句话就简化成了一个字——道。

C:道、佐者、人主合一,否则道没有空间;不合一,没有道。

合一意味着大家有分工,「人主」有他的职能,「佐者」有他的职能,但人是合一的,「道」才有施展空间。所以你看,「以道佐人主者」,这个画面是不是很容易带来误解?

「不以兵强天下」,什么是「以兵强天下」?那就是以武力来征服天下,通过杀戮、抢占、掠夺来所谓的“获得”天下,那这都是自我的活动,自我要实现目的,要靠「兵」来打仗,「兵」也是人。

佐者、人主、道合一,意味着这个国家「大制不割」,那这样一个状态本身不需要用武力来强天下,这样一个状态本身自然就是天下。

若以武力来获得天下,这个「人主」本身内心充满了暴力,充满了各种各样自我的活动,贪婪、寻求,那自然跟「道」无关;辅佐这样的人,本身也都是追名逐利,这些人是沆瀣一气,所以你看,此人主非彼人主。



问:那什么是人主?

在动物的群落当中,也会有一个首领,在牛群、马群、羊群、鸟群里面都有,在大雁、象群,狮子的群落中,蜜蜂里有蜂王,还有蚂蚁,也会自然地诞生首领,是吧?

C:但这里的「人主」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地理解。

你看,动物界每个群落几乎都有首领,这个首领的存在是有绝对必要的,保证生存,保证物种能够联合起来,得以生存。

对于人类来说,在面临生存挑战的时候,首领必须有,因为人也是动物,所以保证人的生存,作为物种的生存,这个人主的存在是绝对必要。

但问题就在于,人有大量的思想活动、想法活动,整个人所构建的社会,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想法的产物。



问:就是说,现在人类社会中,所谓的首领其实是通过一套想法的构架诞生出来的。

C:这个权力的构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个权力变成一个可以争夺的东西,可以争抢的东西。

人在这样一个权力构架中玩游戏,它与自然地变成这个首领,已经完全脱节。

每个人都活在真相中,这个人主才是符合自然的;否则每个人都活在想法中,都被框在一个想法的角落中,那这个人主都是通过自我的活动所获得的,玩弄权术,争名逐利,跟自然无关。

当我们在理解这第一句话的时候,我们得看到老子所设想的,尽管非常合理,但未曾发生过。

真正合理的,可能没有发生过,这非常正常;存在的未必合理,合理的可能不存在。



问:「不以兵强天下」,对这句话Cico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C:所以,这个「兵」可能也得有,那是不得已,对吧?在这样一个自我膨胀、自我横行于世的世界里面,各种的武力、威胁都存在,那这个「兵」可能不得已,得有。

问:「其事好还」,这件事情一定会得到还报。

C:用兵,逞强,带来杀戮,引发仇恨,带来报复,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其事好还」。

问:这4个字就概括了现在世界上的局部冲突,都是暴力滋生暴力。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丛生。



30-2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0:00
/4:41

问:接着往下看——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见到成果就可以了,不敢逞强,不自矜自重,不自我夸耀,不自骄自傲,虽有成果,但却是出于不得已而这么做,见到成果就可以了,不继续逞强了。

C:如果从所谓的国家角度来讲,出兵不得已,来制止侵略,制止各种的恶行。

那在这样一个武力对峙的时代,想必在老子那个时代也是武力横行,出兵,不得已,那这样一个动机本身不是一个自我的动机——想去逞强,想去战胜,想去夺取——自然一切才会适可而止。

人类这个自我一旦对峙起来,可是你死我活,争强好胜,难以息止。



问:比如说自己这方点到为止,对方可能暂时消停一下,之后又开始起刺。

C:千万不要想着ta不会再来入侵了,如果那么想,本身唤起自己的恐惧,其实就是自我的恐惧,那就想,哎,把ta灭了吧,但发现灭不完。真的,灭不完。

所以,能否跟每一刻为伴,适可而止,这是常态。

否则内心恐惧,自我恐惧,那总会出现过度的行为,对吧?“我要把ta灭掉”,但是周围都这样,谁也灭不掉。

所以,这些所谓的武力背后其实都是内心的动态,看清了内心动态,适可而止,既避免了杀戮,才可以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

但我们得看到,老子所说的时代跟当下这个时代有很大的不一样,武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导弹、核武器,各种各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你看,自我的世界多厉害,整出那么大的武器,能够灭掉一个国家,能够造成大量的人的伤亡,而这些武器的存在又变成一个非常强的威慑作用。

所以,我们人类技术的发展,导致高精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发,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一个演进。



问:听你这么说,整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在助长自我的膨胀。工业化以来,各种生活的便利,都是让自我的生活更加舒适、愉悦,这是满足欲望的膨胀。同时,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又因为自我的恐惧而衍生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C:所以你看,这样一个时代有太多的扭曲,太多的问题。

我们去看这段话的时候,要保持高度觉察,千万不要把这段话轻易地放到当下来理解。



30-3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0:00
/1:22

问:咱们来看最后三句,「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物状则老,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的很快就会消失。

C:「壮」就是逞强,就是逞能,逞能唤起逞能,逞能跟逞能在一起对抗,结果大量能量都耗散于此,自然老得快。

壮怼壮,老得快。

所以你看,「壮」本身是我们人的意识活动,想要逞能、逞强,通过想法让整个外在显得很壮,很强势,结果需要大量能量的消耗来维持。

问:这让人想到第二十八章的「知其雄,守其雌」,也有相似的意思哈。



30-4 整体回看第三十章
0:00
/4:25

问:那第三十章就逐句看完了,这一章看似是在谈军事?

C:但真的是吗?

这么说吧,老子所描述的社会不存在。

这段文字看似在描述军事,但实际上老子在阐述「道」。 若我们都在看军事,我们就错过理解了,这段话究竟指向什么。

当每一个人都活在真相的时候,咱们才合一;合一,这样一个社会才不会以兵强天下,只有这样,这个兵才可以不得已,来面对各种自我的挑衅。

否则,这个「兵」完全是用来保政权,看似对外,也对内,所以,显然我们所生活这个时代,不存在这样一个合一的状态。

问题是,我能否活在这样一个状态?我的内心能否合一?我的内心能否没有任何的冲突?没有这个“我”?

那我就是这个国家,我就是个人主,我就是这个道,我应该如何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暴力的世界上?那这篇文章就有它的位置。

所以看清这一切,一个人才会发现,这段话还是说内心,合一的状态,既说内心,也是说国家;不合一,内心有一套,这个国家只是一个说辞,只是一个借口。

所以回到一个人的视角,ta能否彻变,能否「不以兵强天下」,意味着能否这颗心没有任何的暴力?有暴力自然「其事好还」,每个人心里清楚。

这样一颗没有暴力的心,如何活在这样一个极其暴力、极其混乱的世界上,那这段话已经指明了方向,「善有果而已」,「果而不得已」。



问:这解读得太妙了,太到位了。就是说,第三十章说的是一个内心没有暴力的人,如何活在充满暴力的世界上。

妙,妙,妙。

好,以上就是老子曼解的第三十章。

最后,咱们再来回味一下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问:咱们下章再会。

C:咱们下章再会。


返回目录(曼解道德经)↗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