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下面一起来品读《道德经》的第五十六章,原文如下——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曼解道德经 · 第56章 · 全
0:00
/22:51

56-1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0:00
/6:00

问:来看头两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Cico怎么理解这两句?

C:这个「言」指的是什么?说话,说什么样的话,所以不能把语言一棒子打死。

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在生活的各种场景中,都在通过语言来钩织各种的画面,通过语言来表述来表述、来形容、来展示,也就是说这颗心完全坠入到语言所钩织的内容里面去。

当这颗心在这样使用语言的时候,这颗心其实没有观察;如果这颗心真正在观察整个想法的动态,整个语言所带来的想法动态的时候,这颗心就没法说这些话。

毕竟,用语言去勾勒画面,这是我们大部分人使用语言的习惯,所以这样的状态要么被语言完全框限,要么全然地觉察,发现根本就不能这么用语言,特别危险。

所以,「知者」,「知」意味着这颗心看到了事物原本的面目,发现语言这么用,去表述、去勾勒画面,危险,所以自然「知者不言」。那「言者」呢,自然无法看到语言对大脑影响,无法看到这个语言是如此地误用、滥用,这样一个状态无知,各种的条件依赖,各种的框限,各种自我欺骗,所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但知者也可以说话。我们通过这些语言非常有限的语言去表达,去指出问题,让语言适得其所。

当一个人看到这个事情原本面目的时候,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来指出问题,但那个表达和这里所说的「言」不是一回事。

问:关于这个「知」字,有的版本把它写作“智”。

C:“智”在老子的语言中偏贬义吧?


问:对,《道德经》有几处提到「智」——

第三章,「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智者,会智巧聪明的人。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第二十七章,「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虽然有些智巧聪明,但还是有很大的困惑。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六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因为其智巧聪明多。

C:太狡猾了,所以「智」本身对应的是智巧狡猾,但「智」这个画面往往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愉悦感,跟智慧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我们得看到大脑对这个字所生成的画面。

「智者不言」,哎,就变味了,而且社会这样的人很多,看似沉默寡言,但是背后心狠手辣,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但你看把这些东西安在这里,完全把这个原意给误解了,一个「知者」不瞎扯,但语言适得其所,该说就得说,该指出问题就得指出问题。

如果把「知」换成「智」,那这个意思就发生了很大扭曲,画面就变成了自我世界那套耍奸巨猾的状态了。



56-2 塞其兑,闭其门
0:00
/5:20

问:咱们接着往下看,「塞其兑,闭其门」,这两句在第五十二章里也出现过,「兑」通常是指人身上的孔窍。

C:「塞其兑,闭其门」,意味着这颗心全然,让这颗心走出言语所钩织的圈套。

这颗心不再依赖于语言,全然地看到整个想法的移动,这样一个状态本身叫做「塞其兑,闭其门」。

也就是说,清空意识活动,全然看到整个意识活动的动态,这本身就是闭关,「塞其兑,闭其门」。

问:这两句有没有要管理交互的意思?

C:当这颗心真的去全然观察,必然会看到各种交互,无休止的交互所唤起的意识活动,即便撕一个小口,各种影响纷至沓来。

所以,当这颗心真的看到「塞其兑,闭其门」的紧迫性的时候,面对这个社会纷繁的交互,这颗心必然会有果断的行动。

问:好,接着往下看,「挫其锐,解其纷」,消磨锋锐,化解纠纷。

C:这个只能在「塞其兑,闭其门」的状态中完成,也就是说这颗心全然,能量汇聚,不被语言框住,才可以「挫其锐,解其纷」。

否则「锐」只能唤起更多的「锐」,唤起更多的矛盾,唤起更多的纷争、纷扰,也只有这样一个全然状态的心,一颗无边无量的心,才可以hold住各种的尖锐,才能把锐给挫掉,把这个纷给解掉。

问:接着往下看,「和其光,同其尘」,混合其光、混同其尘,这两句在第四章里也出现过。

C:同时,整个的身心要低调,混同于光,混同于尘,不外显、不显露;

只要外露,就会给其他大脑带来相,这个相就会变成追求的目标,锐的目标,就会产生问题。所以,「和光同尘」意味着这颗心完全的匿名、平凡、朴实。

问:「是谓玄同」,上面这几句可以说是玄妙齐同的境界。

C:「同」意味着合一、完整。

从「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到「和其光,同其尘」,都是在说这一个事情——「同」,这颗心没有对立,没有冲突,无边无量,完全不在语言所构建的假象里面。

「玄」就是深奥,因为这样一个状态没法用语言描述。

那对于那些依赖语言大脑来说,听到这些描述感到特别的诧异,呦,真玄,但实际上一点都不玄。

是因为这颗心没有亲自体会到,还总是依赖于语言的描述去想象它,这东西想象不到,所以越想越觉得玄,还是原来的问题。



56-3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0:00
/9:53

问:咱们接着往下看,「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这个句式是怎么理解呢?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C:所以咱们得看这个「不可得」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只有「得」?老子在这里究竟指向什么?

我们得观察自己,因为老子所说的也是他对内心的观察,对整个身心的观察而所作出的表述。

你看,我们整个神经系统都是在跟这个世界——外部的世界,内部的各种脏器,各种的心理活动——在不断地响应。

无论是有何种响应,我们的意识活动总在「造相」,不是照像,听着好像是发音不准,总是在制造相,所以这个相总是在制造,这个相意味着得,意味着整个神经系统总是在接受。

「不可得而亲」,不要因为什么画面在大脑的升起而展现亲近;

「不可得而疏」,不可因为大脑某些画面的生成而疏远某些人或疏远什么;

「不可得而利」,不可因为大脑某些画面的生成而去追逐利益;

「不可得而害」,不可因为大脑某些画面的生成而去做坏事;

「不可得而贵」,不可因为大脑某些画面的生成而去看重某些事情,或者居功自傲;

「不可得而贱」,不可因为大脑生成的某些画面而变得卑贱或者瞧不起。

这也意味着这颗心能否全然看到整个想法的移动,各种相的生成移动,而不被相带跑。

也就是说,我们该如何处理跟相的关系,无为,这就是无为。

这颗心能否无为?去观察相的移动,不再使劲去响应这些相。这颗心能否在这样一个全然的状态去观察,否则心一使劲儿、一使气,那意味着去响应这些相,就会唤起更多的相。

这颗心就陷入到这样一个无休止的意识活动中,产生了亲疏,产生了利害,产生了贵贱,各种的对立、分化、极端的想法和行为。

不去响应,不是控制,也控制不了,而是这颗心能否无为?

「无为」意味着全然地观察,不去追逐相,也不去排斥相,只是全然地观察,静静地观察,任凭相自生自灭,这就是无为。

也就是说,这颗心能否不被任何的相劫持,“方法”,加引号,就是无为——观察,全然地观察,不追逐、不排斥、不使劲,那自然相可以生成,相也可以自然地消失,这都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智能。

但一旦为,这颗心就失去了秩序,产生了亲疏、利害、贵贱等各种的对立、分裂、冲突、矛盾,也是各种的方向,所以「无为」「为天下贵」。

「无为」对应着这颗心大量的观察、勤奋,通盘的理解。

这颗心全然的观察,意味着这颗心看到相的升起,看到相的出现,看到相唤起了各种的相,包括联想。

全然地看,看整个想法的移动,看这颗心对这些相的反应,对应着这颗心通盘理解我们这些大问题——

时间、生死、想法的构架、自我的构架等等这些大话题、基本话题,其实都在辅助这颗心无为,全然地观察。

问:「不可得而亲」这几句指向的东西非常的深。

C:非常的本质了。

问:这样说的话,前面有几章也在传递这样的感知,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的状态,就是因为「得而贵」,因为「得而贱」了,是吧?

C:只要这颗心对那个画面产生了响应,那着相发生了,一着相,就有得,就有失了。

问:再看一处,第四十九章有这么几句话——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C:无论在生活中遇到怎样的人,他们怎样的表现,这颗心会对这些人有一个画面的生成,但不滞留。

「德信、德善」意味着清空。

「善」的状态,就是这颗心不被各种的画面所束缚、所欺骗的状态;「信」也是如此,所以「善」就是「信」,「信」就是「善」——

都是这样一颗清空的心,无为的心,能够全然地看到各种相生成、各种相消逝的心。



问:好,最后咱们再来回顾一下这章的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以上是曼解道德经的第五十六章,咱们下章再会。



返回目录(曼解道德经)↗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