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无我相」
Cico:“我执” 就是“我”的滞留,“我”的出现,“我”的活跃,它是非常隐蔽的相的滞留。
Amber:比如说“我”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
这就是一个想法的滞留。
C:对,这个“我”已经出现了,也是滞留。
A:那你的大脑中想法画面不滞留,就脑海里基本上不太会想起你自己,是吗?
C:对。一想起来非常警惕!
因为那时候一旦有冲动去附着,就出问题。
要么会感到“我”特别的满足,
要么感到“我”备受打击。
一看都是相、冲动的附着,
产生了假象,产生了“我”的感觉。
A:那种“我”的感觉实际上就是想法的活动。
C:想法的活动,冲动附着、滞留。
A:我们人基本上脑海里想的都是自己。
C:一个人的能量流不出去,
对应的冲动附着在这些相上,
产生各种的大自我。
关于自己的相,
让这些冲动附着,
意味着把能量锁住。
你看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大自我。
A:破我执。
C:破我执,破一切相的执着、滞留。
A:破我执是不是基本上就没有烦恼了?
C:当然了。
大脑有明确果断的心行,
让相的这种滞留 瓦解,
回到一个念念无滞的状态,
那啥问题没有。
这需要勤奋,需要观察,需要贯彻。
C:放空,
整个神经系统的智能能够运转,
能够瓦解冲动和相的附着,
最终冲动都消失了,
大脑完全静下来,
相不再相关,
所以不再粘连,不再滞留。
A:《坛经》里说「离相」,
其实也是指出了这个核心,对不对,得能不跟那些相纠缠才行。
C:对,能够看到这个相不再相关,
意味着相本身是替罪羊,
能够看到这一点,
大脑就没有恐惧了,
因为不是相引起的反应。
A:是 执着 引起的反应!
C:对!(笑)
那我害怕啥呀。
我害怕的是那个相在引起反应,
但发现不是相引起反应,
是 执着 引起的反应,
那恐惧完全没有了。
A:嗯,在生活中去实践。
【链接】
神经冲动着相,直击本质,Cico 第一次谈,是2023年7月在广州,号内搜“商业” ——
关于自我、冲动、影响、觉察和商业(神经视角)
之后偶尔谈过——
让大脑息止一切冲动,才不会立刻着相
照看、清空大脑的冲动
这两天发布的系列长谈,终于把这个话题充分展开了——
当所有冲动息止,大脑完全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