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坚决断开一些来往

问:为什么需要坚决断开一些来往?


Cico:这个来往中,有大量自我的冲动,那这样的来往,非常危险,那大脑看到危险,它自然有明智的行动,就是断开。


问:这里的“危险”是感知即行动,不是评判,感知和评判的区别是什么?


C:区别大了去了,一个人能否亲自看到?
评判是想法,感知不是想法。


感知到危险,大脑没有对危险所幻化的那个人相,形成任何的评判和结论。那全是想法的活动——“我不喜欢谁”,没有这个东西,但大脑坚决地断开。


问:断开,另一方会不会感到受伤?


C:自我总会受伤,跟断开没关系。但如果一个人有这个觉悟,从中获得洞察,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果断的行动发生,那这个行动恰好传递的就是真相。


问:断开需要解释吗?但生活中,并不是总有充分沟通的机缘。


C:解释无用,解释都是言语,解释还是一种想法的连续,一种言语的纠缠,无非是想换来自我的理解。


但是真正的理解来自洞察,
来自于洞察把整个自我的意识活动熄灭。
这个解释无法导致理解。


问:还有一个点,No seeking at all / 没有任何寻求。一旦有寻求、有冲动,当冲动受阻的时候,那种受挫感、受伤感,就来了。没有寻求,也就没有受挫。


C:咱们谈过,自我是寻求的集合体。大脑寻求,产生失序,构建了这整个的自我活动。


自我是物理危险,自我在一个人身上附体,那一个人必须要有洞察,ta 需要大量的勤奋观察,来瓦解这个自我活动。


那现在没有做到,自我的附体对应着物理危险,大脑 感知-行动,果断切断。


断开本身,
是真正沟通的一部分,
它传递了无尽的讯息。


要么自我继续受伤,
要么一个人获得洞察。


那这一切取决于 ta,
一个人不能因为 ta 而阻碍果决的行动发生。


问:和自我断开,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包括和自身这个我。


Cico:断开这个来往,但大脑没有着人相。


这个断开,不是通过心理上的排斥、阻断,
而是来自整个大脑的清空;
清空对应的行动,可能是物理的断开。


在互联网时代,
物理断开变得有挑战,
因为交互太容易发生了。


如果一直在「开其兑」的状态里,
大脑有无尽纠缠,就断不开。


所以整个大脑能够「塞其兑、闭其门」
大脑才可以清晰、感知、行动,
才有果决的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