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谈 · 20 · 读《禅的故事》
大家好,今天一起来读一读禅的故事。借作者易中天梳理解读的《禅的故事》,来了解一下,禅的经典故事。
一提到禅,很容易让人想到宗教,但这可能是对禅的一大误解。正如书里说的,“作为佛教的一个宗派,禅宗是宗教色彩最淡而哲学意味最浓的。它其实就是人生哲学”。
禅宗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经本土化后,衍生的宗派。从公元526年起,禅宗初祖、印度人菩提达摩在广州登陆后,禅学已经在中国发展了将近1500年。
期间,每隔百多年,就有一些领悟能力极强的禅师,提供新的阐释。这些精辟的语言今天读起来,仍然鞭辟入里。抛开古今中外语言的区别,在本质上,禅和正念说的是一码事。
而实际上,正念冥想也是佛学在流入西方后,其思想精髓被提取出来的结果。近年回流中国,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彻底变成了人人都能听懂的大白话。
1. 禅有什么用?
禅宗追求的是最高智慧,或者说是终极智慧。
终极智慧可说吗?不可以。
正如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真理,如果可以言说,那就不是永恒真理。
概念,如果可以命名,那就不是永恒概念。
禅有用吗?看似无用。但禅又是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对抗孤独,缓解焦虑,变得聪明。
《禅的故事》
─────
C:换句话说,正念有什么用?没用。正是因为没用,所以特别有用。因为当你想通过正念来实现什么目的的时候,当你有这种期望的时候,你反而无法正念了。当你对正念没有任何期待的时候,你去做正念,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书中说,禅宗是宗教意味最淡的。或者说,禅宗根本就不是宗教,它就是一种心灵哲学,通过合适思考来唤起大脑合适的神经回路,来达到一种平静、快乐的状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禅,听起来好像很神秘,这是因为我们心灵的这种本质。但当我们全面接触之后,发现它比什么都来得实际,一点都不神秘。
2. 拈花一笑
禅宗的特点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虽说不立文字,但是禅宗也留下了一些故事来启发思考。
禅起源于印度的佛教,这段历史留下一个故事叫拈花一笑。
有一天,佛祖在灵鹫山说法。因为说的太精彩了,天神都被感动,天上开始下起花雨。佛祖拿起了一朵 花给大家看,这叫拈花示众。
什么意思呢?谁也不知道。所以,在场的人都莫名其妙。众多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只有一个人笑了。他叫摩诃(喝)迦叶(社)。
于是佛祖说:刚才我已经把最高智慧通过特殊途径传给摩诃迦叶了。
怎么传的?我拈花示众,他微微一笑。
就这两个动作,就把最高智慧传过去了。
─────
C:这个和我们传播正念是一种感觉,感觉彼此之间很近,但确实有一堵很厚的墙需要穿透。
当我们去交流、分享正念的时候,其实我们希望把正念这套神经回路分享给大家。但是,这种分享没有途径。
我们无法通过写文字,告诉你怎样。我们只能给出一些点让你去思考,点到为止。但很快你就会意识到,我们所讨论的这些东西已经触及到语言的边界,语言已经无法传达。每个人需要去观察自己的内心,才能够捕捉到这些东西。
所以说,传播正念也罢,传播禅学也罢,最大的问题就是传播。它是超越语言的,但又不得不借助语言去传播。
我们通过语言,是希望能够启发大家去思考。但是,语言是有边界的,我们只能是告诉你怎么去更好地观察内心,但剩下99%的路,需要你自己去走。
这是第一个小故事,拈花一笑。
3. 菩提本无树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有名的禅宗公案。
禅宗五祖,法号弘忍。弘忍准备交班时,便对弟子们宣布:你们都各依本性作一偈(jié)来。谁最有觉悟,衣钵和佛法就传给谁。
弘忍的大弟子神秀作诗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私下对神秀说,唉,你这是尚未入门呐。
而当时在厨房做工的惠能作诗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C:小时候也听过这首诗,但当时抓不到那个点。现在来理解,说的就是一切皆空。一旦我们执着于某种形式,包括菩提树、禅修,包括佛法,一旦去执着于这些形式,那就不是正念了,也不是禅了。
一切皆空,从无中来,从无中走。
虽然一切皆空,但是我们需要合适地看待「空」。
4. 空 & 色
如果执着于空,开口闭口说空无,那就变成了空执。
在禅宗里,觉悟的关键是两个字:破执。执有三种:我执、法执、空执。
能破空执,就是佛。但这很难。
─────
C:怎么看待破空执?首先要认识到一切皆空,但是不能认为一切没有意义,就此消沉。
空是因为大脑神经元的活动,让我们产生想法、感受,随着神经元的变化,这些想法、感受也会此消彼长。它很空。
但是呢,我们现实世界又是存在的。人、人的关系、人性,又是存在的。既要意识到空,也要意识到周围事物的存在。
如果执着于空的话,我们就会进入一种所谓的虚无主义。认为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没有意义,那么人就会借此消沉。
如果我们不执着于空的话,那就要和谐地看待空和色的关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是事物的本质,色是事物的表象。一定要形成一种和谐的观点,既要去感受空,也要接受表象的存在。
这个世界、万物、我们依然存在,我们依然生活在这样一种游戏规则里面。但同时意识到一切皆空,所以,我们能产生一种和谐的状态。
身在游戏中,心在游戏外。
据我观察,这也是正念冥想中非常危险的一个点;即如果执迷于一切皆空,我们就会遁入虚无主义,认为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毫无意义,然后产生一种极其悲观的状态。那不是正念。
正念是不执着,而当我们执着于空的时候,自然就不是正念了。不执著于一切,对空不执着,对正念冥想本身也不执着。
咱们接着往下读——
5. 度
禅宗五祖弘忍把衣钵悄悄传给惠能,并嘱咐他马上离开寺院,隐居一段时间,再出来传法。师父弘忍想送他过江的时候,惠能却说: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一语双关,通“渡”。)
─────
C: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很多人在正念冥想的初始阶段,如果有人引导,能够更快地领悟内心的本质。
一旦大家开悟之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导师。
这也是为什么说在正念传播中,要去权威化。我们只是在大家练习正念冥想的最初阶段,提供一些帮助,来引导大家去思考,去观察。但是,绝大部分功夫来自于每个人自身的努力、付出。所以,没有权威。
当大家自己领悟到之后,你就不需要任何人来引领你了。
6. 佛法在世间
好,咱们继续往下看,书中提到了六祖惠能的一首诗,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兔子头上有角吗?没有。
人世之外有佛法吗?也没有。
─────
C:这话写得很好。如果翻译成正念,就是在正念里生活,在生活里正念。
正念冥想不能离开生活。恰好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人世间,有各种影响,各种动态变化,我们需要通过正念来调整自己的内心,来观察、领悟内心的变化,让我们能够掌舵于人世间这条大河。
一旦脱离了人世间,我们的生存也没有意义了。我们是社交性动物,需要在关系中找到我们的社会属性,找到真实自我。
7. 什么是佛?
禅主张立地成佛。什么是佛?佛的本质是觉悟。
实际上,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Buddha的音译,意思是觉悟的人。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本是净饭国王子,跟普通人并无两样。后来他成为佛或佛陀,就因为觉悟。
不过觉悟以后,就非同常人。所以,汉字便写成半边表示否定,半边表示是人的“佛”。佛,是人,同时又不是人。
─────
C:因为正念并非是一种人的自然状态,而是当我们去观察自己的内心,掌握了内心规律之后,我们重塑了思维状态,所以既是人,也不是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也不是自然的一部分。
8. 觉悟的三个方面
佛是指觉悟的人。觉悟也有三个要求:
自觉:自己觉悟。
觉他:让别人、让众生觉悟。
觉行圆满:所思和所得,度己和度人,自觉和觉他,思想和行为,都完美无缺。
─────
C:按我的理解的话,这三个词有一个递进关系。
首先要自觉,我们要通过正念冥想,通过禅修,去感受和领略内心的本质,自己先觉悟。
第二,我们要通过分享这些东西,通过去给大家引导,能够让更多的人觉醒。
第三,当我们生活在一个觉醒的社会,我们周围人都觉醒的情况下,当然这是一种设想,我们每个人才可以做到觉行圆满。
当只有我一个人已经觉悟,但周围人还没有觉悟的时候,我无法做到觉行圆满。因为周围人还会产生各种歹念,我要去制止,需要去对抗,这并不是一种圆满的行为。
但我需要那样做来压制这些歹念,焕发出对方的好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无法做到觉行圆满。只有大家都正念,大家都觉悟的情况下,我才不需要去付诸于这种斗争,来去制止对方。
换句话说,觉行圆满,不只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觉悟才算圆满,这里有个隐含的前提是,周围人都觉悟了,才能真正地做到觉行圆满,那是真正地和谐。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9. 执
禅宗认为,人不能觉悟,问题出在一个字:
执。
什么是执?就是一根筋,死心眼,不开窍,非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可。执则迷,迷则不悟,所以叫执迷不悟。
所以,觉悟的关键是两个字:破执
破执有三关:我执、法执、空执。
首先要破的,是我执,即对自我的执着(可参见之前发布的「谈自我」)。
第二步,是破法执。法执就是执着于法,以为法就是真相。
再升级,得破空执。空执就是执着于空,开口闭口说空无。但是,一口咬定空无,就是实相吗?不是,因为这还是把无当作了有。……能破空执,就是佛。但这很难。
─────
C:空执的说法非常简练,用一个字「执」描述了所有人的症状,各种执着。
我们总是被一些虚幻所左右着,我们希望能够追求一种稳定,一种安全感。
所以,「执」似乎变成一种方式 ,我们能够利用这种执来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稳定感和永久感。但恰好是这种执念,这种幻想,让我们对人生不断的迷惑。当我们不断迷惑的时候,我们无法开悟。
「执」非常精妙,只有一个字。
看看生活中,各种执,对于自我的执着,对金钱的执着,对时间的执着,对生命的执着,对于爱情婚姻的执着、对亲情的执着,对理想梦想的执着,对于社会地位、钱权名利的执着,对于空的执著,都是一种执着。
执是问题的一个根源,但每个人破执的方式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自己执着,但如何破执?没有人能够帮得了你,只有你自己。
你看,这是语言的边界,我们能够说大家的执着,但如何破执?不好意思,没有语言可以描述。
10. 破执
下面这个故事就和破执有关。
破执的方法有常规和超常规。常规的包括打坐等,超常规里有一种很有意思,叫呵佛骂祖。什么意思呢?
有一个禅者叫 丹霞天然,某年在洛阳慧林寺,由于天气寒冷,竟然将木头佛像烧了取暖。
院主也就是监寺吓了一跳。他呵斥说:你这是哪里来的野和尚,为什么烧我木佛?
丹霞天然不紧不慢地拨着灰烬说:取舍利。
这里说的舍利就是舍利子,也就是释迦牟尼或得道高僧遗体火化后的结晶体,历来受到佛教徒的供奉和礼拜。
为了取舍利而烧佛像,至少听起来冠冕堂皇。
院主说:木头佛像,哪来的舍利?
丹霞天然说:没舍利吗?那就再烧两尊。
─────
C:这种行为对常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但他恰好通过这种方式完美的展示了佛法。禅宗说破法执,包括这种法相,佛像是一种符号,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是空的。
当那么冷的情况下,你宁可冻死,也要去把佛像守好,那是没有意义的。
这种非常规的方式恰好是对不执着的完美阐释。
看似是一种对法相的破坏,但实际上是对法相的一种最高程度的尊敬。
书中说,因为众生执迷,总认为世界上有某种东西不能不死认,比如号称三宝的佛、法、僧。死认就执着,为了破执,只好壮士断腕以身试法,拿佛和祖师开刀。
是啊,最伟大最庄严最神圣的都可以不当回事,还有什么可执着的,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C:在正念冥想中,当大家到一种高级阶段之后,能感受到对正念本身的执着,那种状态反而会干涉你进一步正念。
那种状态和故事里描述的状态是非常相似的。最终一定要突破、抛弃对正念本身的执着,来实现正念。
对正念的执着,表现为什么症状呢?
具体来说,可能是对冥想的执着,或是对正念本身的执着。比如,一个人想,我都到高级状态了,我要保持长久的正念状态。这就是执着。
如果某一天生活里有一些波澜,打破了这种正念状态,他可能会难受,一种羞愧感、耻辱感油然而生,因为他把自己当佛了。
任何时候,我们一定要谦卑,意识到我们就 是普通人,啥毛病都有。我们始终是人,人的问题始终都在。
11. 禅宗是否定的哲学
之前说了,禅是宗教色彩最淡、哲学意味最浓的一个学派,接下来就要进入哲思比较浓厚的部分了。
《禅的故事》里提到,禅宗是否定的哲学。
有一位高僧叫怀海。
有位老人前来请教一个别人曾问过他的问题: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报应吗?
怀海说:你怎么回答?
老人说:不落因果。
怀海说:好!你再问一遍。
老人说: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报应吗?
话音刚落,怀海就应声答道:不昧因果。
老人大悟,躬身答谢说:我已脱胎换骨。
─────
问:首先,这里的昧字是什么意思呢?汉语里,昧有几个意思,一是糊涂,愚昧、蒙昧;二是隐藏,拾金不昧;三是违背,比如不要昧着良心做事。在这里偏向第三个意思,不违背。怎么看待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的区别呢?
C:不落因果,它变成一种逃避,一种避免。我们通过正念禅修,要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种非常强的、错综复杂的因果链中,但逃脱不是目的。
我们不是说要通过修身养性来摆脱因果链,不是这样子的,而是我们要去观察它,不带任何有色眼镜地去观察它。当我们观察到了,实际上我们就意识到了这些因果对我们的影响。
我们依然无法摆脱因果链,但我们可以像刚才说的「不昧因果」,可以去遵循着这些因果关系来过我们的人生。
因果链是一条大河,我们是一艘船,无法逆河而上,只能顺势而为。掌舵我们的人生。
刚才说到禅宗是否定的哲学,接下来再来看一个小故事。
有人问高僧慧轮:宝剑未出匣时怎么样?
慧轮说:不在外面。
又问:出匣以后怎么样?
慧轮说:不在里面。
首先,否定的表述更准确,也更加留有余地。因为“在里面”就是在里面,而“不在里面”却未必就是在外面。其次,否定比肯定更有力量。
─────
C:这个地方也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局限。语言有非常强的绝对化倾向,比如里面,外面。
但是当我们抛开语言看的话,在里面和外面中间还有一层。里面和外面并不是连接的。它还有一层在这隔着。当不在里面的时候,包括外面和那一层;不在外面的时候,包括里面和那一层。
这一层是什么呢?它就是一种边界。
当我们用语言去描述里面、外面的时候,这个边界就被忽略了。
不在里面,不等于在外面。
不在外面。不等于在里面。
这种描述方式恰好体现了语言的局限。
12. 禅诗里的哲思
书中还有一首诗,
船子和尚说:满船载得月明归。
一无所获,就是满载而归。
这就是禅宗的辩证法。
─────
C:正念冥想或说是禅修,看似没有让大家学到任何能够变现的技能,比如,学门技术,会一种软件,能去找份工作。这不是禅修、正念冥想能给大家带来的东西。
但是,当大家通过禅修、正念冥想来观察和修正内心,会发现当我们不再因为执着而痛苦的时候,内心是一种平静和快乐。
看似一无所获,却是满载而归。
这里不是否定大家去学知识和技能,只是提醒大家要呵护好心灵。有时候,我们看似学了很多知识、技能,但在生活里打拼的时候,我们的心理状态并不给力。
看似什么都有,却是一无所有。
这不仅是一种辩证法。
任何问题都是一种角度,每个角度是不兼容的,你需要选择一种角度去看。
生活就是这样,所有事情、任何问题总是有多种角度,而且每种角度是不兼容的。
就像我们看一座山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你只能选择一个角度,你不可能同时站在两个角度上来看,人生也是如此。
至于选择什么角度来看?那就是一门学问了,那也是我们通过正念冥想需要去修炼的。那也是人生的智慧。
13. 觉悟
如何用禅宗的辩证法来理解觉悟?
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述什么是觉悟。
觉悟是思想吗?
不是。最高智慧不是可以想得出来的。
那么,是不要思想吗?也不是。
用《楞严经》的话说,非想非非想。
那是什么?超越思想,就像涅槃是超越生死。
不是想,不是不想,也不是又想又不想。
─────
C:什么是想?什么是不想?当我们去看「想」的定义时,特别的模糊,一种空的感觉又回来了。所以这种描述依然是对语言的一种抛弃。
我们需要合适的回路在大脑里运行着,才会觉悟。而那些所谓的神经回路,既可以是想,也可以是不想。
想也是回路,感觉也是回路。不可区分。
从神经元的角度来解读,它们是一致的。
14. 自然最有佛性
咱们接着往下读,前面说了禅宗是否定的哲学,否定之后又怎么样呢?
否定以后,就自由了。
实际上,一旦觉悟,哪里没有佛?什么不是佛?尤其是大自然,最不刻意,最无烦恼,因此最有如来佛性,也最为接近无上正等正觉,正所谓:
青青翠竹,总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般若要读波惹,意思是最高智慧,法身则是佛的真相。这在一般人看来,是遥不可及琢磨不透的。
然而禅宗却说,你想看见法身吗?春风里那青青翠竹就是;你想把握佛性吗?阳光下那郁郁黄花就是。涅槃妙心和般若智慧并不神秘,它就在你身边,而且它就是美。
─────
C:当我们说否定的时候,实际上是解脱了对语言的执着。
当我们解脱了对语言的执着之后,其实我们的「套」基本都解完了,剩下的不是自由是什么?(注:这里的套,可以理解一种思维习惯、习性,有些是从社会、文化、环境中习得的)
当我们自由地去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发现自然是最有佛性的地方。通过正念,通过禅修,让内心回归自然。(之前谈过《正念是一种技能,在复杂生活中,让内心回归自然》)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当我们的内心是自然的情况下,那必然是自由的。自由是自然的法则。
当我们的心变得自由的时候,我们也和世界上那些植物、动物、那些生物一样,也没有什么过度思考,就是在大自然里这样自然地生活着。
不是非得努着去做什么,也不去回避和逃避什么,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来了,就去接受、应对。
拥抱一切,拥抱多样性,这是大自然的美。当我们内心拥抱多样性的时候,这是我们人性的美。
15. 结语
好,至此,《禅的故事》就读完了。我们试着从正念的视角来读禅,帮助大家把这些语汇桥接起来。抛弃古今中外语言的表象,大家说的都是一回事。
(收听节目音频,亦可转至微信公众号Mindiverse的页面 —— 《空谈 · 禅的故事》)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