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 · 自序品第一 · 金句解读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 第一章第一段即有此句,开宗明义。

· 菩提,梵语bodhi音译,字面意思是觉悟,醒觉、注意、知道或了解。

· 佛,觉者。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无上:没有比其更高的。

菩提:梵文Bodhi的音译,意指觉悟、智慧。

这是人类的最高智识。


【不生不灭】

不生不灭,这颗心才能看到什么是永恒。永恒就是一颗自由的心,不被意识活动所累。触碰永恒,意味着这颗心不寻求,不排斥,即不去生,也不去灭。


【于一切时中】

动用想法的时候,觉察必须在——即观察整个想法的移动,没有选项,这叫“于一切时中”,相当于克里希那穆提说的Choiceless awareness/没有选择的觉察。


【念念自见】

当这颗心在全然观察的时候,整个想法的移动都会尽收眼底,各种的动机、心理动作,其实都可以观察到。在全然的观察中,一切自然展现,即念念自见(xiàn)。


【万法无滞】

一切法都是辅助清空,那最终是清空。所以,什么法都不滞留。


【一真一切真】

知行合一。

真,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一言一行,这才是合一。


【万境自如如】

万境,就是无论什么境况,这颗心都是自在的。自在是因为真实,真实才自在。

因为不装,装都是为,岂能自在?


【如如之心 即是真实】

见上句。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身和心的出现,实际上是意识活动的结果。通过语言和标签,整出这样一个身和心,大脑围绕这两个字,构建了很多相,越走越远。但症结是这个意识活动,不是身心这两个字。所以,这首诗里面,给身和心两个字继续增加相,毫无意义,问题在这里。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也代表了最为普遍的关于冥想的错误理解——都是控制,这个我没有熄灭,"我"是真正的问题。

这颗心活在真相中,它的每一刻都在观察,不是"我"在观察。前者是未知的,后者是已知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这两句把"身"和"心"的相给否了,分裂自然就愈合了,身心合一,尽在不言中。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老子说,"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颗心能看到本来无一物,即看到意识的起源无中生有,都是语言、符号、相,那这颗心能否时刻看到这个本质,这本身是清空。

妨碍这颗心看到本来无一物的就是这个"我"。这个"我"对应着相、画面的滞留,这带来一种存在感的假象,那就无法看到本来无一物。


【尘埃】

惠能的尘埃和神秀的尘埃

不是一回事。

惠能指的尘埃是大脑感知到的真正的问题。这个"我"不在,这个大脑不会有问题。

但神秀指的尘埃是"我"的视角下的各种问题,而"我"是真正的问题。

这颗心能否亲自去发现什么是冥想,这才是真正的冥想。而不是把它当方法,方法很快就到头了,但困惑没有解决。

必须得有"本来无一物"的境界,才能让"时时勤拂拭"适得其所。

没有神秀这首诗,也没有惠能这首诗。

真相,借由假象,才能成相,否则真相无相。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无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
一僧曰:"幡动,"
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一众骇然。

【风动,幡动,心动?】

风动,所以幡动,
幡动,意味着风在动,
二者一回事。

而心动意味着相的移动,
一个相叫风,
一个相叫幡。
这就出现了分裂,
所以就困惑了。

心不动,意味着没有风和幡的相,只有风动/幡动这么一回事。

感官能看到风和幡在动,想法瞬间介入,即心动;
那接下来的全是意识活动了,也就没有在看风动/幡动了。

这颗心能否无为?


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二,意味着分裂;

为,意味着大脑去实现某个画面,而有了行为,这个行为对应着努力、控制、追逐,背后充满了挣扎。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行为来逼近那个画面,但是那个行为永远无法到达那个画面,这个叫二。但是在社会心理框架下,充满了无数的奖赏机制,营造了一个行动可以达到画面的假象。

大脑从中获得极大满足,结果这颗心深陷框架。

这个大脑胃口越来越大,目标越来越高,最终又回到了"那个行为永远无法到达那个画面"的局面。这个深陷的状态给看清带来了额外的难度。

大量地观察,通盘地理解,息止这个框架。

感知即行动时,行动不是由画面驱使,行动来自看清的紧迫,看到各种自我活动的危险,那只能果断地行动。这里没有我,没有努力,画面自然适得其所。

为的时候,那个画面里有"我",画面是滞留的,否则行动就半途而废了,所以会有努力挣扎;画面滞留和努力挣扎是一回事。

感知即行动,即不二。
只有这样一个状态才能
知道如何合适地使用想法,在这样一个世界上
生活。

一颗无为的心,
才知道如何合适地"为",
不得已地"为"。

为名虽一,
用处不同。



返回 坛经 · 曼解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