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 · 般若品第二 · 金句解读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借)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心迷】
迷,分辨不清。
心迷,是这颗心完全被相困住,分不清真假,看不清虚实。
【自悟】
整个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在框限这样一个空白的大脑,所以自悟有很大的挑战。
【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大善知识,是引导大脑去看到相的生成和滞留,这本身是清空相的过程。
但无论怎样,大善知识的作用是辅助的,需要一个人亲自去观察。
大善知识永远是助缘,最终还是自悟。
【彼岸】
此岸是人的意识活动,无休止,想法的连续性对应着"我"的欲望、寻求、困惑、恐惧,这个叫此岸。
彼岸就是清空。
这颗心能完全清空,自然触碰彼岸,但无法用语言描述什么是彼岸。
用语言描述的彼岸还是此岸,叫“彼岸牌”此岸。
【口念心行,心口相应】
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本性是佛,对应着完全理解自己,看到整个世界原本的面目,这个叫佛也行,叫啥也行。
但只要这颗心远离自性,这个大脑会制造出无数的离奇的东西——神啊,鬼啊,各种的崇拜,数不清,即离性无别佛。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自性能含万法是大】
能含,意味着能清空。能够清空万事万物,这颗心才能承载万事万物。这个跟忍受无关,忍受是控制,是压抑。一颗能够清空的心,没有忍受一说。
【万法在诸人性中】
人类的意识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动作、画面,这都是万法。如实地看到万法,意味着能含万法。
【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
这颗心远离意识活动所定义的好与坏,是与非,善与恶。这些充满对立的东西,跟真正的善没有关系,所以这颗心能够清空,远离这些意识的尘嚣。
【心如虚空,名之为大】
虚空,意味着这颗心不再纠结于这些是非好坏。纠结意味着人对相的执着,在执着中,一切在不断地加强,带来一种实的假象,好比“我”如此真实。
不再执着,这颗心自然虚空,“我”也熄灭。那个大气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东西。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
亲自验证,这颗心自然能够看到,否则想象是永远想象不到的。「用」意味着即刻心行,意味着打破想法的连续性。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一切」来自这颗心清空意识的活动,所以这颗心能够通盘地看到全局,这叫「一切」。否则意识没有清空,这个一切只是无数的相、画面的堆砌,那个不是一切。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念念不愚】
一念愚即般若绝,那什么是愚?「愚」是大脑被这些具象的意识活动劫持,并没有看到这些意识活动是否指向真实的东西。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
「著境」是整个大脑对各种境,形成了相、观点、喜好并与其等同,所以,这颗心整日大风大浪,因为境怎么变化,心就跟着怎么变化,这颗心总是动荡,如水有波浪。
「境」是整个神经系统对身体内外的响应。「著境」是意识活动着相,所以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矮化成相的活动。
【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
「离」是不著境,不被相劫持,这颗心才能看到实际情况,心里没有追逐,没有排斥,即「无生灭」。
善知识,迷人口念,
当念之时,有妄有非。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
悟此法者,是般若法;
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当念之时,有妄有非】
念的时候,大脑在翻译、在评估,在同意或不同意,即有妄有非。这显然是被文字劫持,没有在「行」,这就是欺骗。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
善待每一个念头,看到想法的浮现和移动,全然就是「行」。这颗心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做到这一点;做到这一点,这颗心已经静下来了,一回事。
【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悟就是修,修就是悟;法就是行,行就是法。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佛,即是觉者,即是人生的彻变。这个彻变跟知识、时间无关,而是这一念,每一念,这颗心完全地看清。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烦恼即菩提】
这颗心感知到烦恼,意味着它能看到烦恼的来源是什么,是想法活动带来的各种执着。这颗心看到问题的根源,即刻行动,不再纠缠,才能离境。心里没有烦恼,才能如实地看到真正的问题,才能解决。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真正严肃生活的人,一定是谦卑的人。
念头不对,即刻凡夫。
念头不对,也不再谦卑。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
【根性】
所谓根性好,就是大脑没有深度陷入到想法里,没有深层次的条件依赖。尽管表面可能有一些浅表性的条件依赖(conditioning)。当大脑深陷想法的时候,整个感知是完全扭曲的,所以醒来的难度是有的。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六门: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上面是古代说法,按现在语汇,不再划分为六,
六识,是整个人的意识活动,此处的意识≠原文中的意识,原文所指的范围很窄;
六门,是所有的感官;
六尘,是所有的刺激,能唤起感官的活动。
感官受到刺激, 唤起意识活动,这个意识活动往往是局部的,对应着想法的移动,这带来聚,让聚持续。
这颗心能否全然,意味着这颗心无为,打破想法的连续性,这个聚的意识活动自然消逝,"来去自由,通用无滞"。
无念,不是一点念头没有,而是这个念不停留,不滞着。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