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5 · 亲自去发现想法都渗透在哪里,在人生的方方面面
涵予:所以随时放掉想法,让大脑安静下来,其实不能把这个称为是练习。
Cico:非常谨慎,不能称之为练习,因为大脑意识到这样做不是个选项,意味着他的整个生活就这样子。
涵予:对于很多还没有意识到的人,如果想要启发他,肯定还是会跟他说试试看这样做,对吧?
Cico:是这样子,但很多人他感受不到,跟这个东西完全的脱节,大脑也有很多的烦恼。这种情况下大脑会到处往外求,就有了各种课程运作的可能性,产生了这样一个局面。
但这些人究竟能否跟这个状态恢复联系,这些课程能否是他的助缘,这些课程是否能够真的带领一个人愿意去深入探索,可能有关系,也可能没关系。
涵予:好像有一些所谓的成功案例,有的人就从(课程)中受益,整个人生都翻天覆地的改变了。
Cico:咱们得质疑,如果这些东西的运作是基于对某些成功案例的宣传,这个成功案例本身它是个体,可能是个独特的个体,但我的变化是否真的跟这个课程有关系,不一定,也不好说。
涵予:或者跟某个方法某个练习有关系。
Cico:或许有关系,或许没关系,因为人的意识活动的变化其实很复杂,一个人发生改变了,其实他本人可能也并不完全清楚,这些东西或许是助缘,或许也不是。但是如果把它当成一个成功案例来宣传的话,可能会带来一些误导,这都说不准。
谈这些话题必须很谨慎,因为我们不是要去否定或者打击任何事情,各种所谓的方法、练习有它的缓解作用,但跟一个人触碰本质、完全解决问题是两码事。方法用用也没啥问题,但要触碰本质;不触碰本质,任何方法都有局限,触碰本质,才能让方法适得其所。
涵予:你一直都说「本质」这个词,本质可以用一句话讲出来吗?
Cico:这太困难了,如果用一句话说出来会很有误导性。不如完全静下来,寂静下来,他自己会触碰到那个本质。
涵予:比如我现在尝试把所有想法都放掉,但是不断又有想法出来,这个时候怎么做?
Cico:放下整个人类的所有事情,以及我生活中的所有事情,这一刻能够放下,不是说没有想法,而是想法不再完全占据大脑。占据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大脑总是在思考,跟各种画面纠缠,在很多想法的连锁反应里面转着。
不占据意味大脑能够感知到整个想法的活动。
涵予:就是清晰的,清醒的。
Cico:是能够看到想法的活动,而不是总跟想法的内容跑来跑去,粘在一起。这本身其实是在打破想法的连续性,因为只要你跟画面内容纠缠,黏在一起的时候,它是一直在持续着的,一个画面接着一个反应。
涵予:好像一直在给它加燃料。
Cico:对,一直在助推它。那观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看到整个想法的移动,大脑不再跟这些内容黏在一起,打破这个连续性。
涵予:看见了,这一个想法可能它就完成了。
Cico:要能观察整个想法的活动,大脑得需要做些功课。首先一个人能否意识到想法的局限,如果一个人生活中总是基于想法来获得满足或者愉悦,就很难意识到想法的局限。
涵予:依靠想法获得愉悦,这句话怎么理解?
Cico: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各种想法的活动,各种意识活动,它会带来一种愉悦的感觉。比如说一个人特别爱吃,他整天去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饭店品尝各种所谓的人间美味,在这里面他获取了大量的满足愉悦,
涵予:这个也叫从想法获得愉悦?
Cico:当然,人对味道、对食物的追逐全是想法的活动。
涵予:这个也挺有意思。因为一般人会觉得不对,我都是在外面获得很多愉悦,比如打游戏获得愉悦,或者逛商场获得愉悦。
Cico:其实全是想法的活动。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不是说我们只去观察想法就可以了,你得去亲自去发现想法都渗透在哪里,或许我们的想法活动已经渗透在人生的方方面面,所以观察想法它是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刚刚咱们提到饮食,有人喜欢某个口味,那种口味本身就是意识活动。
涵予:就是有这个意识活动,所以马上有一个相应的行动,是吧?
Cico:对。比如说一个人特别爱吃辣,他从辣中汲取了一种非常强的满足感,然后大脑形成想法的活动,总想重复这个体验来重新获得满足感,所以他才会一直想去吃辣。
辣所产生的身体感受是感官刺激,但“我想再去重复它,再去体验”就是想法的活动。不是说一个人静下来他可以不吃辣,他可以吃辣,偶尔吃一次没问题,但不会沉溺在其中,去追逐这种感觉。
想法对辣的感觉形成了相,相就变成了记忆,形成记忆之后,他总想抓住这个记忆,想去重新实现它,重新去复制它,所以会屡次都要去不同的地方吃辣,来获得那种快感和满足感,这里面是想法的活动,这个是需要一个人去观察,才能看到的。
为什么他总想从中获得满足感?这种不断的获得满足感和一个人专注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满足感变得那么重要?
涵予:可能因为身体的神经系统,它就是觉得享受。
Cico:偶尔满足一下没问题,但为什么人总会让满足持续下去?
涵予:这是一种逃避,是不是?逃避痛苦、逃避无聊。
Cico:逃避各种的问题,在这种持续的追逐满足中来回避问题。一个人要能够深刻地看到这些意识活动在自己身上的展现。
涵予:可是看到了就没了吗?
Cico:先看到,如实地看到发生什么。如果大脑一直在逃避,那就没法观察,这本身是个很大的挑战。
我此刻能否先不去追逐那些满足,把这些满足感的东西都放下,也不逃避,去看看大脑一直在回避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既然有逃避,意识当中肯定有恐惧,逃避本身就是恐惧或恐惧的展现。
恐惧和愉悦是什么关系?我在追求满足,无论是工作还是沉浸在各种事情中,我一直会追逐它,成功会带来一些满足感、愉悦。同时大脑也在回避一些事情,逃避一些事情,愉悦和恐惧是怎么回事?它们有没有关系?
还是说愉悦和恐惧原来在一起,只要大脑追逐愉悦,它一定会恐惧,因为追逐本身就意味着逃避。
大脑害怕面对的和它真的去面对的,不是一回事儿,但它以为是一回事儿,
涵予:大脑以为在逃避出现的一些问题,其实不是那些问题。
Cico:真正面对的时候啥也没有,啥事没有。
涵予:面对就好了。
Cico:面对就好了。逃的时候会形成相,让人以为我需要逃什么,但是实际情况不是那个想法,不是那个相。当面对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实际情况,而不是逃避时想象的那个相。
//
对话者:
涵予,归心之旅主理人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