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的老子和20世纪的克里希那穆提,都在用简洁精辟的语言,指向那个无法言说的「道」,无路可达的「真相」。
「曼解道德经」是这样一座桥,桥接老子和克里希那穆提——两套完全不同的语汇,原来他们说得都是一回事。
▾
问: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为什么要做「曼解道德经」这个系列?
道德经,无需多言,简单介绍一下——
相传是老子所作,从春秋时期(公元前700多年-公元前400多年)流传下来,到现在已经2500多年了。
全书一共81章,5000多字。这样一本书,想必每个人都有所耳闻,但未必会去读它。
想读的时候,看到那些文言文,不知所云,也会望而却步。
那这就说到第一个问题,Cico,为什么曼谛要解读道德经呢?
C:方便传播内心的真相。
《道德经》在中国的国学地位上举足轻重。
过去2000多年的传承,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有很多人在读这本书,在研究这本书,这也是为什么曼谛悟思去解读这本书。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触及到更多严肃探索内心真相,严肃生活的朋友。
▸
问:曼谛看待道德经的心态是什么?是把它当成一本所谓的权威,所以去读它?
C:完全不是。
道德经也只是一些字句,没有说非得要读,非得不读。
刚才咱们已经把曼谛解读道德经的目的已经说了,那就是去接驳更多道德经的读者。
对于很多跟曼谛同行的朋友来说,读也行,不读也行。因为读书真的是其次的——不要误解——在理解内心,理解自性这条路上,读书非常次要,真正的书,就是自己。
读懂自己,也便读懂了任何关于心的著作。
曼谛解读道德经,旨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只要一个人严肃探索内心,ta所理解的,一定就是道德经所指向的,但这个人不必非得读道德经。
但若大家有时间想来听一听这个解读,欢迎听,共同品读;若没有听,你什么也不损失,只要你亲自观察内心,真的什么也没有损失。
▸
问:下面这个问题是,为什么人们时常觉得智慧在古代呢?古人就比今人更有智慧吗?
当我们谈到内心探索的时候,这些古文、古籍、经文都会吸引很多的读者。
C:这种感觉本身可能跟各种古籍经文的流传有关系,这些古籍和经文的确记载了内心非常本质的东西,所以这种流传本身会制造一种感觉,好像古代的人更有智慧。
咱不是去谴责这样一个点,而是看到当下这个时代各种乌七八糟的东西,各种的鱼龙混杂,极其的猖狂。
我们能否看到内心有各种各样的衡量标准,各种的比较,出现了谁比谁更有智慧,古代比现代更有智慧,能否看到这么想本身都是意识活动的一部分。
看似有古代,有今朝,其实都是一个人想法的活动,能否看到这样一个滑稽的现象,能否即刻停止比较?停止这些没有用的衡量。
所以,我们得看到在人的意识活动中,因为各种的影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能否看到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错觉。
你的心和古人的心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生活的时代背景,想法移动的方向不一样,仅此而已。
在这条看清内心的路上,没有衡量,没有尺度。一旦有了尺度,有了衡量,探索内心也就无法继续了。
▸
问:下面这个问题也是在想法里才会出现的问题,道德经在过去这2000多年,陆陆续续都有人解读,那曼谛的解读有什么特色呢?
C:Cico不知道有什么特色,因为Cico也没有读过别人的版本,也无从比较,但曼谛解读这个道德经本身,它的初衷是希望能够给更多人指向——究竟什么是真相?
看似在解读道德经,但不是去继续加强道德经这个回路,而是在这样一个解读中,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放下这本书。
放下不是抛弃,是因为能够彻底理解自性,也就放下了这本书。毕竟书不是真相,书也不是权威。
问:下一个问题,解读道德经,你的确信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种内心的确信感来自于内心不遵循任何的权威,不信奉任何权威。
具体的说,就是内心不信奉道德经,这是内心独立求索的根本来源,也自然是内心确信的根本来源。
▸
问:在解读的过程中,发现有这么一个小问题,想听听Cico的看法。
你看,道德经不同的版本当中,个别的字不一样,比如说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有的版本写的是「道可道,非恒道」,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
还有的地方,有些古文的读音,和今天不太一样,怎么看待语言文字上这些小的不同?
C:不值得一提,压根就不重要。
所以你看,当读道德性的心态不对的时候,总是去抠字眼,这属于不合适的关注。
或许考据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但在内心观察和理解上,这个考据本身是个“病”,得根治。
▸
问:好,那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为了让这个系列能够触及到更多的有缘人,为它插上一双翅膀,超越语言文字带来的圈子的隔离,所以,这个系列可能会用这么一个副标题——当老子遇上克里希那穆提。
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深深地感知到老子、克里希那穆提和曼谛,大家说的真的就是一回事。
C:完全的合一。
问:对,通过加上这样一个标签,让读克的人和读老子的人也能够相遇,走出这个圈子,不被这些语言名相所隔离。
在这个跨时空的相遇当中,曼谛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
C:老子、克里希那穆提已经离我们远去,在这个时代,去桥接这些故去的真相传播者,这便是当下曼谛悟思所做的事情,当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共同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通过这样一种桥接,希望所有人都能够放下这样一个圈子的概念。
哪里有圈子,哪里就有冲突,就有腐败,就有问题,这跟内心探索没有什么关系。
真相只在我们生活的一言一行中,活在真相中,那是真相。
通过这样一档节目,希望能够去桥接不同的阅读人群,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走出这个圈子、那个圈子,亲自去观察和理解。
所以,通过曼谛此时此刻的解读,老子和克里希那穆提真正的相遇了。
反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每天我们都可以遇到同样一个人,但我们是否真正的相遇?
在同样一个时代的人,即便他们每天见面也未必相遇;
即便是两个完全不在同样一个时代的人,完全说不同语言的人,他们依然可以相见,他们依然可以相遇。
问:在整个人类意识的长河当中,清流与清流相遇,清流与清流融汇。
这是曼解道德经最初的发心,也是最终的归宿。
好,咱们的开篇、序言就说到这吧,第一章见。
C:好,第一章见。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