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一起来品读《道德经》的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问:下面先看原文当中的这么两句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可以用语言交流的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道,可以用文辞指代的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Cico,这两句话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C:道即是真相,即是内心的秩序,自然的秩序。
道,不可言说,尽管语言可以指向真相,但无论怎么说,这个表达本身不是真相。进一步,由道提到名,也就是语言的本质。任何事物都可以有名字,这个名字本身不是事物。
用语言来说,这是一个大树,但这跟树本身的存在没有关系,尽管我们用文字“树”这个字来指向这个东西本身。但尽管如此,名字本身不是那个真正的树。
问:好,咱们接着往下看——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的起源本来无名,有名意味着万事万物通过语言的标签,进入到了意识的活动中。
C:你看,「无名」意味着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天地」指的是各种存在的万事万物,它一定在言语之外,在这个意识之外。在我们人类出现,有这些意识之前,天地已经存在。
但一旦有了这个名字,意味着人的意识活动开始了。在意识活动里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因为这个意识就是语言,为各种的事物取的名字,用了各种各样的标签,那各种的事物进入到我们意识的过程,也就是取名字的过程,所以,有名万物之母。
所以你看,此万物非彼万物。
「天地之始」中,万物是言语之外、意识之外真实存在的东西;但「万物之母」中万物变成了我们人意识的内容,
天地存在于意识之外,万物其实就是人类意识活动所带来的结果,各种的标签,各种的名字,各种的指向。
问:我们接着往下看,再看下面这两句原文——
「故常无欲,以观其眇(miǎo,通“妙”,微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因此放下欲望、清空想法,在想法之外,才能看到、感知到真相的奥妙;在想法的移动中,观察整个真相的展现。
在这句话当中,欲指代的是什么呢?
C:「欲」就是欲望,有欲望意味着有想法的移动,想法有了方向便是欲,所以,「无欲」就是想法没有方向,想法可能也在移动,但没有方向,这意味着全然,全然的观察来感知真相的奥妙。
若这个想法有了方向,欲望则会产生。在这样一个有方向的想法的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内心的真相是怎么展现,如何体现。
咱得说清楚,有方向的想法移动和失序是两码事,它没有到失序的状态,在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想法的移动,咱没有去谴责任何的欲望。
▸
问:怎么理解下面这句话——
「常有欲,以观其徼。」
C:有欲,意味着想法有方向的移动,这对应着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去看到内心真相是怎么展现的,看到各种的冲突,各种的问题,来看清各种的假象,来触碰内心的真相,所谓的触碰想法的边界。
问:徼,在古文里就有边界的意思,那观察到想法的边界,意味着什么呢?当我们说想法的边界,这是指什么呢?
C:你看,当说边界这两个字的时候,我们指向的是想法的局限。看到边界的过程,也就是看到想法局限的过程;能够看清局限,就是内心在触碰真相的过程。
你看,反过来,若生活中内心不断从想法中汲取愉悦,这颗心就触碰不了想法的局限,就看不到想法的局限,自然也会在想法中越陷越深。
▸
问:你看,在这句话当中,这里有两个关键字:一个是欲,一个是观。
「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
欲和观的关系是什么呢?
C:观即感知 ,观必然在想法移动之外,否则没法观;即便说是观,也是自我欺骗。
欲,就是想法移动的方向。无论想法移动有没有方向,「观」意味着全然的观察,没有控制。所以,「欲」有还是没有那是其次,能否全然的观察,意味着观察没有观察者。
这意味着没有任何跟想法的等同,一旦有了等同,观察也就停止了,或者说观察就变成自我欺骗了。
问:咱们接着往下看第一章的最后几句话——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成白话就是说,两者出自同一个地方,只是名称有所不同。
「玄」在古文当中有这么几个意思,深奥、寂静、天空,也有透彻、通达的意思,总之就是玄,一个很抽象的东西。
「众妙之门」,一扇细致、全面、通透观察内心世界的大门。Cico,你看这个「两者同出」,这个两者指的是哪两者?
C:无欲和有欲。
当想法的移动没有方向的时候,来感知整个内心规律的奥妙;当想法的移动有方向的时候,去看到想法的局限,所以「两者」指的是它们,它们是观察内心的两个侧面、两个层次,其实是一个东西,完全是浑然一体。
▸
问:这里有一个细微的地方是不是需要理清?「欲」是指想法的移动,「无欲」是指想法的移动没有所谓的这个方向,也就是说没有寻求。那「无欲」和曼谛常说的「清空想法、放下想法」,这两种状态有什么不同吗?
C:清空想法、放下想法,实际上清空的是寻求,清空的是方向,放下的是寻求,放下的是方向。想法本身无法控制,而大脑能做的事情就是放下这个寻求、这个方向。
所以,放下想法,清空想法,不是没有想法,而是放下这样一个欲望、寻求,让这个想法的移动没有方向。
问:其实这个欲望和寻求,也就是所谓的起心动念,是吧?(没错。)只要有这个寻求和欲望在底层潜伏着,想法很容易往那个方向去走。
C:放下想法,清空想法,不是说没有想法,若大脑非得去执着没有想法,那这又是新的方向,新的寻求。
放下想法,清空想法,放下的是这个寻求;寻求意味着这个想法有方向,放下这个方向,放下所有的控制。
问:比如说,我想要做什么,我害怕什么,不想要做什么,这就是方向?
C:有画面,想要实现那个画面,这本身就是方向。
所以,清空、放下,没有控制,没有谴责,不是说我去谴责这个方向,谴责这个寻求,而是我能否即刻放下。
在谴责寻求的时候,那是一个新的寻求,新的方向,谴责本身也是一个方向。放下、清空,意味着二话不说,做,即刻做。
▸
问:再来看这个字「妙」,有细微的意思,怎么理解众妙之门?
C:不要给这个门着相,此门非彼门。这个内心的规律,也是自然的规律,也是宇宙的规律,极其的抽象,没有相,没有名。
「众妙之门」旨在说,这样一个观察的状态,观察的方式,将引领这颗心透彻的理解自己。
透彻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颗心能够观察到它整个想法的移动,这必然是一个非常细微的过程,微妙的过程,也是一个极其透彻清晰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理解自性。
在这种理解中,意识清空了,不是没有意识,而是以“我”为中心的意识清空了。
问:好,说到这,我们就解读完了道德经的第一章。
我们再来品读一下原文,然后从整体上来看看这第一章在说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当我们从整体上纵观第一章的时候,它其实是在探讨语言、想法和领悟内心真相的一个关系。
开篇的第一章就指向了人类探索内心,探索意识,可以说是最关键、最核心、最根本的方面。
其实Cico,在分享对内心的观察当中,你一直把这个语言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
你怎么看待整个第一章提出的这些方面?
C:(理解)语言和意识是整个冥想、探索内心的核心。
这个无论是老子还是克里希那穆提,他们都看到这一点。当然,在实际的对外传播中,怎么去表述是另外一回事。
语言、想法、自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去理解、看到这些关系的本身的过程,就是理解自性的过程。
整个意识的活动都是想法,都是“我”的活动,都是语言承载的想法所带来的移动。
所以,论其实质,语言为核心,但语言却变成大脑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整个生活,整个世界的运转,完全条件依赖于语言,所以整个世界的运转是越来越偏离真相。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所运转的大脑,必然会对真相大吃大吃一惊。
所以,去理解这一切想法的活动,最终就是去理解人类是如何被语言沦陷的这样一个过程,需要每一个人亲自去看到。在道德经的第一章,语言的位置已经完全展现出来了。
问:语言可以说是人类整个文明繁茂的基础,这个语言很广泛,包括文字,包括数学上的计数、衡量……在这些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各种复杂的知识,也都是以语言为载体。
你刚才说,人类是怎么被语言沦陷的,这个和大家通常说的人类创造的所谓高度的文明,这是两种颠倒的感知。
C:所以嘛,大吃一惊。
问:嗯,好,关于这一章就先说到这里,下章再会。
C:下章再会。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