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解《道德经》第22章,原文如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audio-thumbnail
曼解道德经 · 第22章 · 全
0:00
/21:53

audio-thumbnail
22-1 曲则全
0:00
/9:45

问:先来看这第一句——「曲则全」,通常翻译成,委曲反能周全。此刻,Cico对这三个字的投射是什么呢?

Cico:曲,意味着弯曲,什么样的心才可以弯曲?这个弯曲是因为有目的才弯曲?“我忍着,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行”,那不是曲,那是伪,虚伪。

这个「曲」意味着这颗心没有任何目的,但它能曲能伸,那这个心一定是柔韧的,能曲、能直,这是内心的品质。

不是说我为了实现什么,我能够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唉呀,这词用的——那个不是曲,那个是假。

这样一个能曲能伸的内心,这个品质意味着什么呀?意味着这颗心压根没有自我,意味着这颗心是清空的,这颗心在「致虚极,守静笃」。

问:「枉则直」,枉也有弯的意思。“矫枉过正”,这东西本来是弯的,但是掰得用力过猛,又不正了。

C:和「曲则全」是一个意思。

这样一颗真正能曲能伸的心,它是完整的,「全」就是完整,不残缺;「直」也就是正直,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这个心是能曲能伸,但没有任何目的。

所以,你看那么多人读《道德经》,是去理解自己吗?还是想要借助这些话来实现目的?就像很多人去做所谓的冥想一样,去实现什么状态,达到什么境界。

你看,误读了自己,也就误读了一切。

问:因为一个人对外界的理解都是自心的投射,是吧?

C:没错。

问:好,接着往下看,「洼则盈,敝则新」,低洼,反而水能够注入充盈;凋敝,反而能够去故更新。

C:「敝」还有什么意思?敝帚自珍的敝。

问:敝,一个很旧但保管得很好的东西。《道德经》之前有一处提到的是「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正是因为不满反而能够去故更新。

C:「洼则盈,敝则新」还是在描述内心的品质,清空、谦卑,这个心自然能够承载很多事,盈嘛,也自然能够不断的更新,因为它是空的。

问:低洼的地方能够蓄满水,枝叶凋敝了,叶落归根,化作肥料,反而生发出新的生机。

C:没错,所以这就是自然规律。这个内心的规律也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问:那下面这句呢,「少则得,多则惑」。

C:「少」,什么少?想法少,意识活动少,画面少,幻象也就少,那这颗心自然清晰,这就是「得」,活得明白。

否则脑海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画面、幻象、各种的冲突、各种的分裂、对立,所以这颗心困惑不已。

问:所以,下面紧接着一句,「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所以有道的人,抱守合一为天下的法则。

C:对于一个活在真相中的人来说,恪守合一的法则,这就是ta生活的根本。

这个「天下」不是那个大脑想象的外部天下,而是这颗心——这个天下就是我,我就是这个天下——不是唯心论,而是这整个神经系统的运作,它的感受,它所带来的如此多的感官、知觉,构成了我们一个人的世界。

这个外部世界其实就是内心世界的投射,对吧?你的理解,你的观察,你的看到,言语、画面、感受,其实都是来自于整个感官,整个神经系统,它的产出,它的展现,所以一个真正活在真相的人,这样一个合一的状态,那就是ta的天下。

这样的人可能在做着不同的事情,可能分布在各行各业,但内心这么运转。

问:一些解读认为,这个「一」指的是道,一,少之极也,最少。

C:一个意思,说道也可以,也是这个意思。合一、清空、全,都是一个意思。

“一即是全,全即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完整的、合一的、不可分割的。

当这颗心真的是合一的时候,那自然是简单,我们的生活也很简单,想法很周全,但简单。



audio-thumbnail
22-2 不自见,故明
0:00
/3:35

问:好,那接着往下看,「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自我表现,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故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而有功;不得意自负,故能长久。

C:「不自见,故明」,自现,也就是得瑟、彰显、炫耀。这个大脑越是得瑟,越是糊涂,越是不明白。

一颗明白的心不得瑟,

一颗得瑟的心不明白。

「不自是」,自是,就是自以为是。

当一个人自以为是的时候,这样一个状态,就展现出一种对立、分裂、分割。这个自以为是本身意味着自我的构建,这样反而带来矛盾、冲突,怎能彰显呢,对吧?

没有这个自我,一切自然彰显。

「不自伐,故有功」,都说的一个意思。自我夸耀和自以为是一回事,但你看这个时代,各种的自我夸耀,政治的、商业的,都一副德行,对于有心的朋友来说,有目共睹。

你看,「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全是指向一个意思,能否熄灭这个自我?

自我永远不是完整的,总是残缺的。自我充满了各种的分裂、对立、划分、评判,自我的世界充满了冲突。冲突意味着不能合一,必然不周全,不完整。

问:如克里希那穆提说的,自我是一切精神冲突的唯一来源,这个自我在,冲突在,困惑在,什么问题也都在。

C:你看这个人类真神奇,耗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结果全部用来自我的活动,全浪费了,你看,荒谬不荒谬?



audio-thumbnail
22-3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0:00
/8:32

问:好,接着往下看,「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意味着什么?

C:不争,不是说控制自己不争,“唉呀,我不能跟别人抢”,而是这颗心没有任何的比较、衡量,自然也不会去争。

一个没有比较没有衡量的心,它是空的,它是合一的,它是完整的。只要有比较,比较意味着分裂,对不对?A和B可以比,意味着A和B是分裂的。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样一颗心完整,不陷入任何的比较衡量里面,自然不争。

这样一个状态,这样一个气质,任何一个有争执的心,看到这样一个气质,也无法跟这样一个不争的心去争,这是个事实,对不对?

因为内心的活动都是充满反射,当一颗争的心跟另外一颗争的心相遇的时候,争是自然的事情,因为这两个心都完全条件依赖于这个争。

当一颗争的心遇到一个彻底不争的心的时候,那这个争的心,非常容易觉察到这种争的状态。很自然,「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问:说到这,脑海中可能会想到一种情景,比如说面对自我的那种扩张、咄咄逼人,如果一个人就是不争,但对方一直在争,一直在侵略、蚕食,那这种情况下,还纵容这个自我的扩张吗?

C:咱们看一看,当说到争这个字的时候,你的画面是什么?

问:还是竞争、争抢,争夺啊。

C:所以,当我们提到这个争的时候,可能会对应着不同的画面,我们这里只是探讨这个内心的状态,对吧?

如果面对这种外来的所谓的侵略、入侵,这样一个不争的心,自然明白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反而是一颗争的心,无法采取明智的行动。

问:好,那接着往下看,看这最后两句,「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古人说的委曲可以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成,全而归之,这几个字就不太好理解了。

C:全而归之,对应到这个「曲则全」,就是「全则曲」。也就是说,这个曲和全是一回事,它不是先有曲,后有全;或者先有全,后有曲。

曲和全,是一回事儿,内心这样一个能曲能伸的状态。极其的变通灵活,本身就是全,那「全而归之」,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样一个状态本身意味着这颗心回归到本初的状态,没有这个我的活动,没有这些以我为中心的扭曲的意识活动。所以的确是「全而归之」。

所以,无论叫冥想也罢、探索内心也罢,它不是去达到什么状态,实现什么状态,而是回归本初,也就是熄灭自我。

这个“我”是在这样一个社会框架下,通过各种的教育、宣传、影响不断构建起来的这样一个标签、身份,它是个幻象,看不清这个幻象,这一生总是被这个幻象所带来的问题折磨着。

问:「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就是说彻底否定这个自我的方方面面。

C:熄灭这个自我,亲自这么做,不是在脑海里面想,“呀,我得熄灭自我,嗯,自我不好,应该熄灭”,没用。

而是你能否此刻、即刻熄灭自我,这颗心没有自我,自然这个意识活动不会滞留,这颗心才能够保持一个清空的状态,无边无量。

这样一颗心自然是极其灵活、变通、柔韧,没有任何目的,不争不抢,只有这样一颗心才可以真正的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没错,这样的人生是享受的,否则这人生多惨,所以一个真正可以享受的人生完全可以实现,完全在你手中。

但问题是,你能否真正的行动起来,能否真正的拿出魄力去探索,去亲自看到自我这个幻象。

听别人说自我是个幻象和自己看到这个自我是幻象是两码事。

没有这个自我,就没有各种的挣扎、纠结、抵抗、抵触、回避,这颗心才可以真正的柔韧,游刃有余的去处理这样一个极其庞大的、极其残酷的、极其机械的外部世界。

问:好,最后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这就是曼解道德经的第二十二章,咱们下章再会。

C:咱们下章再会。


返回目录(曼解道德经)↗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