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品读《道德经》,第38章,内容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bó)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bó);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audio-thumbnail
曼解道德经 · 第38章 · 全
0:00
/1529.9552
audio-thumbnail
38-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0:00
/308.7872

问:先看头两句,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翻译成白话——

上德不必表现为外在的德,因此有德;

下德不失守形式上的德,或是恪守形式上的德,因此无德。

Cico:你看,上德即为得道,下德即为失道。

上德得道,意味着整个的生活完全充满了秩序,这本身就是「德」。这样的状态,不需要彰显什么,这个状态本身就是德。

下德意味着失道,内心没有秩序,所以遵循各种所谓形式上的道义,那这个遵循本身,其实也是内心没有秩序的表现。

一颗充满秩序的心,从来不遵守,这不是说它去违背破坏,而是这颗心有它自己的秩序。没有秩序也就没有德,德就是秩序。

所以,这种遵循形式上的德行,能够彰显出来,能够表现出来,“瞧,我多有德性”,但内心没有秩序,因此再怎么表现,无德。

所以,德是内心真实有秩序的生活状态,运转的秩序,不是一个在意识上去谈论、去彰显、去显摆的东西。

问:当一个人去遵循某种德行的时候,其实也是按照脑海当中的某一个画面,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C:这个心压根就没有理解什么是德,所以才去遵循。遵循意味着困惑,若这颗心不困惑,自然不去遵循。内心有秩序,就这么运转,需要遵循啥呢?

问:那一颗清空的心和一颗有序的心,清空和秩序之间是什么关系?

C:清空的是这个意识,没有这些意识的失序,整个身心才会展现它的智能。这个智能无法用言语来说,因为言语依然是意识的一部分,但也正是这样一个清空的心,才能够展现整个身心的智能,这就是秩序。

问:你刚才说的这段话和道德经中的那句话也是一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能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

C:都变成一个观点,但真正的道在意识之外,需要每个人亲自去感知,不能偷懒。



audio-thumbnail
38-2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0:00
/266.1632

问:好,咱们接着往下看。

下面这句原文是这样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翻译成白话——

上德没有什么寻求、想要、应该怎样的画面,自然也就无所作为;

下德心里有寻求、想要、应该怎样,能通过恪守形式上的德,来做到外在的无所作为。

你看,在这里「以 为」是不是类似于咱们经常说的“应该是什么”的画面?

C:「以」这个字本身意味着方向,意味着寻求,意味着起心动念,意味着欲望。你看,这个字「以」本身已经把这些信息都展现出来了。

问:其实品味这个「以」字,它有一点点着落、停靠的感觉;「为」是行为、作为;「以为」是认为是怎样的。

比如说,“谁以为什么”,这时脑海中已经有了画面。

C:当代的中文已经忽略了「以为」这个词原本的含义,以、为是两个字,有了以,才有了为。

有了寻求,有了方向,也就自然有了为。

问:那这样说的话,这上半句倒是也不难理解——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心中没有什么应该是的画面,也因此外在无所作为。

这个外在的无所作为,怎么理解呢?

C:所谓外在的无所作为,就是不去追逐那些在意识领域里所定义的成功、成就、功成名就这些东西,内心看得透透的,压根就不去追逐,所以自然也就不为。

问:那下半句「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下德心中有这种寻求、想要、应该是什么的画面,那怎么理解下德的无为呢?

C:这个无为跟上德的无为,结果是一样,但整个心理的过程可是完全的不一样。

下德内心一直在遵循,在恪守,但内心有各种各样的寻求、想要,但这样一种遵循,是一种极强的控制。

你看,放眼这个世界,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文化,大部分人都在遵循,所以,这个无为也可以理解为碌碌无为。

一种是看清,彻底否定、抛弃,那是真正的无为;另外,也就是这些内心特别被动的人,在遵循、困惑,有各种想要、欲望,但却碌碌无为。此无为非彼无为。



audio-thumbnail
38-3 何谓上仁 上义 上礼
0:00
/237.6752

问:好,咱们接着往下看——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C:这里面啊,咱们就得稍微展开来看一下,有太多的同义词了,也非常容易产生困惑。

所谓的上仁,看似无以为,但整个内心、整个大脑都在遵循这样一个社会心理框架,有很多的画面,ta没有意识到ta有,看似无以为,看似很无辜,其实也不无辜。

但这个上义啊,不光内心有ta没有看到的画面,而且还有ta额外的野心、雄心,所谓的那些刻意追求功成名就的人。

当今社会这些人很多,一方面内心无知,条件依赖于各种各样的框架,同时自己还有额外的小算盘。

问:你提到一个词是条件依赖,英文是conditioned,这个词在中文语汇中不常见,能否解释一下。

C:实际上就是这颗心,把这样一个由想法所构建的社会心理框架想当然,一想当然,大脑就意识不到了,这个叫conditioned。

没有去重新审视,把它当成了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这个叫做条件依赖。

问:好,咱们接着往下看——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上礼有所作为,而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则伸出胳膊拽着别人,意味着各种的这种强加、控制欲。

C:这种人想要当英雄,想要“拯救”这个世界,从商业、政治到各种领导岗位,不难见到这些人,有非常强的个人意志,非常强的控制感,操控、影响、强加。

自己认为应该这么做,然后去做了,发现没有得到回馈和反应,这时候就认为别人也应该这样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就是上礼。



audio-thumbnail
38-4 故失道而后德
0:00
/117.5552

问:咱们再接着往下看——

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关于这几句话,Cico有什么想补充的吗?

C:这几句话,从字面意思上,很容易理解,但是一定要提防语言所带来的这种误解,这有个层次,有个分类,有个递进。

看似是这样,但这句话的核心在第一句话——故失道而后德。得道和失道,这两个完全不可兼得的状态,所谓内心秩序的绝对性。

但一旦失道,后面这些所谓的后德、后仁、后义、后礼,其实没有本质差别,且不可用这样一个层次关系来实施自我欺骗——“嗯,我还算有仁有义”。

你看,要提防这一点,其实只要失道了,没啥可说的了。所以一定要提防语言所带来的困惑,不要被这个欺骗,点在「得道」上,而不是看自己处在哪个档次。

这个就是咱们之前说的内心秩序的绝对性,好比0和1,只要不是1,0.9也是0。



audio-thumbnail
38-5 礼者,乱之首;前识者,愚之始
0:00
/272.9552

问:好,咱们接着往下看——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翻译成白话,礼者,缺乏忠信,是祸乱之首。

C:但凡这个人处在一个所谓的上礼的状态,那就是一个祸害。

这种状态,就是咱们所说的反社会人格,放眼整个世界,所谓的政治领袖,商业领袖,不乏其人,可谓是祸国殃民,欺世盗名。

而追捧这些人的媒体、内容,完全陷于自我欺骗,看不到此刻究竟是什么样子,也不敢看,对吧?

这个自我不敢看这一刻,能够看这一刻,意味着自我的息止。真相、事实就在这一刻,要不然 ,又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画面、内容、自我欺骗。

问:接着往下看,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自以为有先知先见的人,是道的浮华表象,是愚蠢的开始。为什么说前识者是自以为有先知先见的人?

C:这样一个大脑,深植于这样一个社会规则、心理框架,玩得如鱼得水,也看到了很多所谓内心的玄机,到处卖弄,到处彰显,好像自己能够预判这个世界怎么走向。

放眼放去,在媒体上这种人不少见,整天大放厥词,看似知道一点道,都是那些浮华的表面,并非真正理解什么是道。道不是一个观点想法,而是你整个全然的生活状态。

问:说到这里,大脑自然的浮现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你看曼谛也做了大量的分享,通过语言在阐释和指向内心的本质,曼谛的分享和所谓前识者的分享,最本质的不同是什么?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也并不知其真假深浅,也可能会彼此的混淆,把假的当成把真的,把真的当成假的,对这一点你怎么看呢?

C:你看,大众总想被告诉、被确信,所以这些前识者有他的位置——“想知道吧,我告诉你”。

但曼谛的分享不一样,曼谛的分享是这样子——可以这么观察,你去亲自观察,亲自看到,所以曼谛的分享没有任何的画面,不是去告诉你该怎样,而是你亲自去观察。

我们的交流是帮助每个人亲自独立的观察、理解,亲自看到理解什么是道,而不是我告诉你,“哎,这个是道,你看多漂亮,我有,你没有,跟我学吧”,你看,这叫卖弄。

所以,你看,这个意识领域充满了各种混乱。



audio-thumbnail
38-6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0:00
/317.0432

问:好,咱们接着往下看,也是第38章的最后几句话——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翻译成白话,

厚,敦厚;

薄,轻薄;

实,真实不虚;

华,虚华浮表。

这是字面意思,Cico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C:这个厚意味着不可撼动,轻薄意味着不牢靠;

实意味着实在,华意味着表象、浮华。

厚、实意味着这颗心永远处在这样一个无边无量的状态,大气、全然,这是内心秩序的根本。

问:这个轻薄让人联想到,在想法当中,就有各种的比较、衡量,动摇。想法总是轻薄。

C:整个的生活基于想法,当清空这个意识和想法之后,回到内心的本质,自然是一种不可撼动的状态,厚实的状态。

所以,去彼取此,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颗心果断的行动,厚薄之间没有选项,实华之间没有选项,只能取其一,这就是内心秩序的绝对性。

「去彼取此」彰显这种前所未有的确信感。


问:在刚才的解读当中,这样一个词反复出现——秩序,什么是秩序?

C:秩序来自于清空的内心,想法不再主宰这个心,因此也没有了内心,只有心。

正是想法构建了内和外之别,才有了内心,没有被想法所主宰,只有心。

那这颗心的运转就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智能,而这个智能就是秩序,它跟这个自然、宇宙、万事万物的秩序天然的合一。

问:在宇宙太空当中,每个星球各得其所,要么在自转,同时也在围绕着一些大的恒星公转,那里是彻底的寂静无声,没有一丝想法,但是必然有一种内在的秩序。

人的整个神经系统也是这样吗?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清空意识、放下想法,整个身体也有一种自然秩序。

C:特别敏感,特别寂静。

这个秩序,不是一个理论,它是个事实,但需要每个人亲自看到这个事实,亲自感触到。

所以,我们人所有的问题都是来源于这样一个无序的意识活动、想法的活动,压制了甚至说是破坏了整个身心的智能——那个秩序,所以叫做失道。

想法的无序意味着失道的开始。


问:好,以上就是关于道德经的第38章,咱们下期再会。

C:下期再会。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