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起来品读《道德经/老子》的第七十四章,原文如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audio-thumbnail
老子正解 · 第74章
0:00
/711.6752

问:来看第一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C:「民不畏死」,是指人并不害怕“死”这个想法;

「奈何以死惧之」,既然人不怕“死”这个想法,为何用“死”这个想法来恫吓人?

你看,人的意识活动往往因为自己的恐惧,希望通过恫吓、恐吓他人来达到目的,来缓解自己的恐惧。


问:「民不畏死」,民众真的不怕死亡这个想法吗?

C:当大脑被这个死亡的想法劫持的时候,误把这个想法当真的时候,那大脑自然会恐惧。

这样一个问题在当代,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社会,整个世界非常的普遍,但这个不正常;正常的是「民不畏死」,大脑不被想法劫持的时候,不怕死亡。

只是说我们这样一个时代,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等所构建这样一个自我活动,追逐愉悦、追逐舒适、追逐满足,那这样一个活在想法的状态,那自然害怕“死亡”这个想法。

但2000 多年前那个时代,意识活动没有这么猖獗,你看当今这样一个意识活动,它的猖獗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受教育识字,还有各种的灌输影响。

在 2000 多年前,这些影响很少很少,大部分人不识字,不识字倒也是个好事情,大脑的意识活动少很多,自然「民不畏死」,这是老子所指出的事实。

但当政者受过教育,识字,意识活动超级多,各种自我活动,所以充满了恐惧。诶,发现这个民不听使唤,就想用“死亡”这个想法来恫吓人,结果不管用,人家不识字(笑),人家没那么多自我活动,没那么恐惧,你看这个当政者完全活在自我欺骗里面。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这意味着让人产生恐惧,而且是经常产生恐惧,意味着的确存在物理危险(奇,为邪作恶),也只有物理危险的存在才可以不断地唤起恐惧,那得解决这个物理危险,所以「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谁敢造孽?谁敢去制造物理危险?

所以在老子时代,这些所谓的「民」几乎都不识字,现在看来,这样一个状态不见得是坏事情,对很多想法的东西不敏感,但对真实存在的危险却敏感。所以「民不畏死」,但「若使民常畏死」,必然是物理危险,那物理危险、造孽者,对吧?抓起来,消除危险。



问:好,接着往下看,「常有司杀者杀」,这个「司杀者」是指什么呢?

一种说法是专管杀人的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天地之间自然之道的生灭。

Cico怎么理解这个「司杀者」?老子没有完全否定这个「杀」,是吧?

C:这里只是说「杀」,这里的「杀」指的是,让这样一个为非作歹的状态终止叫「杀」,但千万不要把「杀」和杀人、杀生那些画面联系在一起,产生混淆问题。

当一切围绕着真相,围绕这样一个绝对正确的事情的时候,这个「杀」适得其所,跟杀生无关,跟杀人放火无关。但文字本身的联想容易产生混淆,所以得看清楚它,不被文字所困。

「司杀者」专管杀的人,这个专管不是一个简单的分工。「司杀」意味着能够看到,能够独立行使这样一个「杀」的事情,看到绝对错的事情——「杀」。它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明确的状态。

「司杀者」就是能够看到为非作歹的事情,并及时采取措施的人,叫「司杀者」。它不是一个执行机构,执行别人的命令,而是能够独立自主地明辨是非,采取行动,叫「司杀者」。

那面对物理危险,那么自然「司杀者」要「执而杀之」,消除物理危险,使民不再畏死。

这个「司杀、畏死」往往能够产生一种暴力的感觉,你看文字本身带来多少反应和意象,放下这些反应,放下这些意象,去理解这些字在指向什么,不要被这些字本身的联想所欺骗、所带跑。



问:好,接着往下看,「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代替司杀者去杀,就好比替代大木匠去砍东西,「斫」有用斧头、刀砍的意思,很少有不伤到其手的。

「夫代司杀者杀」,什么是「代」呢?

C:「代司杀者」意味着不是「司杀者」,「司杀者」是独立完整,能够明辨是非的状态叫「司杀者」。

「代司杀者」不是独立自主的,也不能够明辩是非,就像「代大匠」一样,不擅长做木匠活,叫代木匠,擅长的话就没有「代」这个字了。

所以不能明辩是非,自然是「以死惧之」,各种的恐吓自然会带来各种的反作用力,所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问:好,那关于第 74 章就解读到这儿,最后再来回顾一下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C:好,咱们下章再会。



返回目录(曼解道德经)↗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