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o:为什么恐惧也会表现为张狂?
现在咱们说的是 大脑有恐惧 这个事实,
很多大脑一直在仓慌逃跑,并不安静,
ta可以说 ta没有恐惧,但都是假话。
因为没有恐惧的大脑,才能够“敢于”寂静。
这需要一个人直接感知,别人的话都具有欺骗性。
你看,大脑有恐惧,那ta一定会逃,逃意味着大脑想要去摆脱恐惧,但摆脱恐惧,依然是恐惧的展现。
大脑恐惧,很多展现为畏缩、软弱,受人摆布;
还有很多大脑展现为猖狂、疯狂、造作,以此来壮胆,希望能够回避恐惧,忘掉恐惧,但这些都是恐惧的展现。
还有很多大脑展现的是,一种停不下来的拼搏、积极向上,其实也是恐惧的展现。
很多人小有成就,有了点钱,有了点名声,害怕失去,所以就各种想要去捍卫金钱、名誉,也是恐惧的展现。
各种的人事斗争,其实也都是恐惧的展现。
还有的恐惧展现为说谎、造谣,以欺骗自己,总之,恐惧的展现五花八门。那一个人能否亲自感知到 大脑的恐惧?
大脑所恐惧的(画面) 和 它所面对的(实际情况),不是一回事;但大脑在恐惧中,误以为是一回事。
那一个人完全走出恐惧——不是缓解,不是忘掉,不是回避恐惧,而是完全瓦解它,意味着面对。
面对,意味着如实地观察,当大脑如实地感知到它在发生什么的时候,问题解决了。
这意味着大脑得看到所有的幻象、概念、标签、偏见、结论,惯性的思维方式,自我欺骗,和各种层层由想法所构建的虚构和故事。
亲自证悟到 啥也没有,所以无所惧怕。
但大脑只要整出点啥,并坚信有点啥,那整个的自我活动对应着无尽的恐惧。
所以一个人能否如实地观察,客观地观察,看到实际上在发生什么,大脑自然心安,恐惧不复。
问:如果被某个画面、结论劫持,就有恐惧,但这个具体的相一定是片面的;看看现实局面,想想其他的可能,就能看到自己担心的那个画面,不一定发生。
C:看到实际情况,意味着打破一切相。任何一个结论的滞留,一定会让大脑无法看到实际情况。
这是在当下场景中,打破这个片面,回到平衡的方式。片面意味着聚——大脑陷在片面的言语、结论所对应的细节里,那个变成了大脑那一刻的现实,里面有恐惧。
但大脑想想其他情况,跳出来,那个时候大脑有了洞察,哎,刚才困在角落里面了。
当它跳出角落的时候,大脑又走出了已知,回到了未知,在未知中,没有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