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当大脑真正放松下来,偶尔再聚起来的时候,会明显感到,聚是危险,聚是伤。
聚的时候,大脑容易追逐愉悦——从吃上、想法上,整个身体也懒散,动力不足,大脑不果决,不像全然时,能拿起、也能放下。
Cico:压力、紧张、焦虑,数不清的问题,都跟这个聚有直接关系。
所以,当一个人深入的理解自己,观察自己之后,大脑产生了警觉——不能聚,聚太危险。
能否在工作、生活的任何一刻,大脑不聚?只要大脑不聚,即便干点活,做点事情,大脑稍微一紧张,但很快就放松下来了。
一旦聚,意味着大脑产生了问题,产生了各种的幻象,反而脱离那个聚,需要大量的冥想。
所以你看,很多人冥想之后——咱指的是那些真正用心、严肃探索的朋友,当真正这么做之后,这个大脑也不再去聚了,看到这是危险,谁还往危险跟前凑?
所以整个大脑的物理变化就非常明显了,不聚,放松特别快。
问:切身感受到 聚的危险,就深深感到——不能让大脑再去经历这样的伤,生活中有些事情需要专注,更要保持警惕,合理安排,不陷入。
C:能量的消耗,能够没有任何的模式,自然地流动,均匀的,不形成聚的,不塌陷,也就是一种圆滚滚的状态。
聚,来自于大量想法在一个小区域的集中堆积,意识活动需要调动其它画面来冲散这个聚的状态,所以各种的娱乐产业、文化产业应运而生。不要去批判它,不要去抵触它,而是看到这样一个“巧合”和它的必然。
当一个人想“放松”的时候,去玩游戏,又陷入到游戏中,看视频又陷入到视频中,看书又陷入到书中,所以是一个坑接着一个坑。
内心并没有真的散,只是从非常聚到不是那么聚,又回到聚,又不是那么聚的过程。这颗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放松。
彻底的放松,需要魄力。
能否即刻地没有二话,
自愿地清空放下,走出想法。
能否不去追逐新的娱乐,
能否全然的观察,
让一切自然的息止?
那自然这颗心就会触碰到什么是深层的放松。
当这颗心真的经历了深层次的放松,
它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人生——
我能否过一个真正放松的人生,看到真正的危险。
Ta 的行动才可以让人生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清醒的状态。
注:「不聚」 是理解大脑运转的关键点,
可以好好体会下,
2025年6月28日直播谈 愉悦是受伤大脑的产物,
也是这个问题的延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