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推送「空谈」,我们来谈谈克里希那穆提。

克把东方的禅用简练的英语,呈现给西方民众,并对西方哲学产生重大影响。他对内心的理解和中国佛学中的禅、《道德经》中的道是一回事。

我们谈克,尊重克,认同克,但不追随克。把克当成权威,是对他最大的误解之一。

今天的空谈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 为什么要谈克?
  • 克一生中的6个时刻
  • 克的核心洞察
  • 读克最好的方式
  • 克的影响:更深刻地理解西方现实


为什么要谈克?



C:既然要谈内心世界,要谈正念冥想,那么克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位传播者,他用最通俗的语言描述了内心的真相。

在正念冥想的路上,很多佛教上师和英语世界的心灵探索者带给我们很大启发。但是,克带给我们的共鸣是最强烈的。

克是最自由的。他不依赖于任何传统,任何教派,任何理论,他无所顾忌地说出了我们内心的真相。

有些佛教上师对内心理解的深度,不比克浅,比如我们非常欣赏的藏传佛教上师宗萨钦哲仁波切和汉传佛教高僧、台湾法鼓山的开创者圣严法师。

但可能是因为这种身份,限制他们去更加透彻地表达内心的本质。比如,宗萨一直希望向大家展示他是不完美的,他是一个普通人。他甚至希望转世能做一个妓女,跳出佛教子弟的形象,去传播佛教。

他们可能都意识到了现行的宗教形式或许是种阻碍,但又身在这种制度当中,不便明说。

因为种种现实情况,很多精神导师还不能完全抛开一切,去谈内心的本质。

正是在这一点上,克更为超脱。他跳出了任何宗教、任何教派、任何仪式、任何教导,不使用任何宗教术语,直指人心。

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克的主要经历,再来分享克的核心洞察。



克一生中的6个时刻



在克的一生中,有几个关键时刻,成为他觉醒路上的助缘。

以下克的经历主要参考了知乎上的文章《克里希那穆提:生命的圆满——关于他的人格、成长与教诲》,作者柔如彩虹,感谢知友憨山门下的转载。

在介绍克的每段经历之后,Cico会分享他从克的书籍、讲座中获得的感悟。

克里希那穆提1895出生在印度,1986年去世。在91年的人生跨度里,经历了一战、二战、冷战,也经历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1】1909年,14岁


要提到克,就不得不说到通神学社。一个世纪之前,当人类社会马上要进入20世纪的时候,对新的100年有很多憧憬。有人宣称,会有世界导师出现,为此成立了通神学会。

1909年,14岁的克里希那穆提和父亲与另外三个兄弟一起住在通神学会大院的外面,被通神学会的一位负责人发现,觉得他有成为世界导师的潜质。便和他父亲商量,把克从印度带到英国去培养。

从这个地方开始,克的人生轨迹就改变了,对于在英国的经历,克回忆说:

“我看到了拥有政治,社会或宗教权力的人们。但是他们却缺乏那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幸福。”

“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潜伏的不幸福与不满的火山。”

“我阅读哲学,宗教,伟大人物的传记,但是这些都无法提供我想要的东西。”

C:在那个阶段,克可能一直在探索,因为那时候他已经被作为所谓的世界导师在培养着。他接触到那些所谓的英国上层社会的宗教、政治领袖,他发现这些人也不快乐。

通神学会是希望把各种宗教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种角色上反而能够更容易观察到各个宗教的问题,这给他带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来透视内心世界。他对宗教的幻想逐渐产生动摇。


【2】1922年,27岁


1922年,克里希那穆提27岁,他的弟弟尼亚得了肺结核,有人建议他们去美国加州的欧亥山谷去休养,一个群山之中远离尘世的房子。

“在那个远离尘世的地方,我弟弟和我一起谈了很多。我们冥想,试图理解,因为心灵的冥想就是理解。

在那里我自然被驱使回到我自己,我学习到只要我没有确定的生活目标。那么我就会像世界上其他人一样,如同大海中的一艘船在暴风雨中被抛上抛下。

意识到这一点,在拒绝所有的次要事情之后,我为自己树立了目标。我想进入永恒的幸福。我想变成那个目标。我想饮用那生命的源泉。我想融合那起点与终点。我把那个目标确定为我的至爱,而那个至爱就是生命,所有一切的生命。

我想摧毁人与他的目标之间的分离。我对自己说,只要还有我与我的目标之间的分离的空虚,就一定会有痛苦,不安与怀疑。一定会有我需要顺从,需要服从的权威。只要还有你和我之间的分别,我们就会都不幸福。所以我开始着手去摧毁我过去建立的所有障碍。”

在那段时间,克里希那穆提有了一次顿悟的体验。克描述说:

“我能够感觉到风,吹过树间,以及草地上的小蚂蚁。我能感觉到鸟儿,尘土,甚至任何一个噪音都是我的一部分。我存在于万物之中,或更准确地说,万物都存在于我之中。我极度的幸福,因为我看见了。……我触摸到了慈悲,它能医治所有的悲伤与痛苦。这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整个世界。”

问:怎么看待这种体验呢?

C:我想,在那之前,他的内心一直在经历动荡和摇摆。因为他处在那个角色中,即通神学会未来的领导者,所谓的世界导师。

但当他试图去了解各个宗教,却最终产生了怀疑,他发现没有任何可以依附,他的内心一直在摇摆。

可能直到那一刻,他意识到,他可以完全清空他的意识。与其摇摆,不如清空。一清空,正念就来了,感受到一种内心与大自然的融合。

当你跳出意识之后,就不再受意识所支配。那些所谓的观点、价值观、意识形态、信仰……通通没有了。

在那一瞬间,他意识到原来整个世界都是我内心世界的投射。而这种顿悟是我们走向深刻理解,或者说是彻底探索内心世界的开始。

这种状态正如庄子所说,与天地精神共往来;或者说是「天人合一」的状态。当你没有想法,没有被那些意识形态所分裂的时候,你感受到的就是你跟自然是一体的,你感受一种非常强的慈悲心。

当我们没有「想」的时候,我们去感受自然与我的关系时,我们才能发现「美」,也只有那种美,我们才有那种慈悲心。

只有意识到整个世界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投射之后,我们才会开始探索内心世界,去探索外部世界混乱的本质,原来是我们内心混乱的一种表现。

问:对于克描述的那种体验,我们也要去追求和体验吗?或者在禅修语汇中,一定要去追求那种禅定的状态吗?

C:你不需要刻意去体验。如果你想去体验,那是你的一种欲望,是你的自我的映射。这种期待、这种欲望、这种想要反而会在冥想的时候不断冒出来,让你无法安静。

如果你要去探索精神世界,你必然会感受到。但如果你想去体验的时候,却总是体验不到。


【3】1925年,30岁


1925年通神学会在印度举办50周年庆祝活动。克里希那穆提动身从美国前往。当时弟弟尼亚病重,克很不情愿,还是踏上了旅程。

1925年11月13日,在客轮进入苏伊士运河的时候,来了一封电报,宣布了尼亚的死亡。这消息让克里希那穆提彻底崩溃了。

弟弟是克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兄弟两个人在少年时期,一起去英国,相依为伴,感情很深。

据说,克当时陷入极度伤痛中,他整个的信仰系统也面临瓦解。夜晚时他呜咽地叫着弟弟的名字,清醒时则沉默不语。十二天后,当抵达可伦坡时,克氏看来极为安详,脸上焕发神采,完全看不出曾经历过巨大的悲痛。

“当我弟弟死的时候,它带给我的经历是巨大的,不是那个悲伤——悲伤是暂时的,过去了,而那个经历的快乐留下了。如果你正确地理解生活,那么死亡就成为这样一个经历,你可以由此建立你的完美,你的快乐的殿堂。我弟弟死的时候,那个分别的间隙仍然存在于我心里。

“你可以发明词句,你可以有巨大的书本知识,但是只要你心中还有分别与孤独,就会有痛苦。所以我向着那个光明行走与挣扎,那是我的目标,也是全人类的目标,因为它就是人类本身。”

你无法把生命从它的任何显现中分离出来,但是你必须能够区分生命与它的显现。”

C:这是克第1次这么近距离地去面对死亡。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时刻,但也正是这些时刻让他去思考,去甄别内心世界。

在那一刻,究竟是他弟弟的死亡让他难受,还是他对弟弟死亡的反应,让他难受。

他意识到在过去的30年里面,他的很多精神状态来自于弟弟的存在和支撑。他意识到自己有这么强的一种依赖,一种执着。

这个话题很沉重,人们不愿意去面对,但它是事实,我们需要去观察它,因为每个人都要走到那一天。


【4】1929年,34岁


1929年8月,克34岁,在荷兰举办的一个大会上,当着3000多名会员的面,克里希那穆提解散了世界明星社,一个当初专门为了把他推为世界导师,而成立的组织。

这是一个非常里程碑式的事件。正是在这次大会上,克说,真理是无路之国,一个没有路径可以到达的地方,你不能通过任何的教派或者是个人来抵达这个真理。

大家都期待着有一天克出师的时候,能通过克来找到这种生命的最终答案。

但是克告诉大家,不能通过任何人去达抵达真理。

问:怎么看待他解散世界明星社的行为?

C:首先他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而且价值体系已经非常稳固,他也经历这么多的体验之后,然后觉得解散实际上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不解散,那个位置让他自己很难受。

这也是克要打破的壳。他从14岁别发现选为世界导师,当别人把一种观念和想法强加在他的身上,其实也是给他带来很多的困惑。

当他自己逐渐观察到内心的真相之后,他开始质疑,开始抨击了。

这种内心的波澜和冲突是无法解决的,除非行动起来。

这种追逐真正的自由,追逐真正的真相是一种勇气,就是要行动。


【5】1939年-1947年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面对世界的动乱、人类的自相残杀,克氏感到刺骨的哀伤以及更为超然冷静的深思,他开始探索真正的教诲,要用最简单而直接的语言带领人们进入那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有八年的时间克里希那穆提几乎是单独一个人,待在欧亥山谷。

经过这8年的独处,然后在二战结束之后,这时候就已经到了1947年了。晚年的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这么形容自己:

“完全的觉醒发生于1947年到1948年之间。”

在那之后,他开始不知疲倦地去世界各地分享他的洞察。

1980年,克里希那穆提对来访者说,如果他停止演说,他的身体就会死亡。

这副身体存在只有一个目的:披露教诲。

一直到90岁的时候,直到他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在印度演讲。

至此,我们回顾了克的一生中几个重要的时刻。从这些经历中,克感悟到了什么呢?



克的核心洞察



关于克的核心教诲,他在1980年的时候,85岁的时候,自己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真理是无路之国。人不可能通过任何组织、任何信条、任何教义,牧师或仪式、任何哲学知识或者心理技巧,来达到它。

人类为自己建立了各种形象,以充当安全的围墙 —— 宗教的、政治的、个人的。这一切表现为符号、观念和信仰。它们以符号、思想、信仰的形式出现。这些形象的包袱,支配着人的思想,他的关系,以及他的日常生活。这些形象是我们问题的源泉,因为它们把人与人分割开来。

他对生活的感知被他头脑中已经确立的概念所左右。他意识的内容就是他全部的存在。这个内容是整个人类共有的。个性只是名与形,以及他从传统与环境中所获得的表面的文化。人的独特性不在于表面,而在于从意识的内容中完全解放出来,而这些内容是整个人类共有的。所以他不是一个个人。

自由不是反应,自由不是选择。人自欺地认为,因为他有选择,所以他是自由的。自由是纯粹的观察,没有方向,没有对回报与惩罚的恐惧。

自由是没有动机的,自由不是在人的进化的结尾,而是在他存在的第一步。在观察中你开始发现自由的缺乏。自由是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无选择觉知中找到的。

思想是时间。思想产生于经验和知识,而经验和知识是与时间和过去分不开的。时间是人类的心理敌人。我们的行动是基于知识,从而是基于时间的,所以人总是过去的奴隶。思想永远是局限的,所以我们生活在无休止的冲突与挣扎中。心理的进化是不存在的。

当人开始觉知到自己思想的运动时,他会看到思想者与思想、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经验者与经验之间的分裂。他会发现这个分裂是一个幻觉。只有此时,才有纯粹的观察,它是没有任何过去及时间阴影的洞见。这个超越时间的洞见,带来一种深刻的,根本的心灵突变。

完全的否定是肯定的精髓。在否定了所有那些思想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东西时,只有在此时,才有爱,也就是慈悲与智慧。”

─────



问:如果把克的核心教诲再高度提炼,只用一句话表示,你认为是什么?

C:按我目前的理解,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向内观察内心世界,不遵循任何权威。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可以去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你去发现你的路径,去获得真相。真相就是我们的内心本质;基于内心本质,你可以看穿万事万物的本质。

为什么世界如此混乱?因为我们有一个混乱的内心世界。同时,观察是去看,但并不是去想,去观察它,不加判断,在此时此刻,放掉任何过往的知识和经验,用一个新鲜的心去观察,这叫观察。

因为现在一提到认识自己,大家总是去「想」我是谁。这个时候,大家要意识到,观察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去「想」。「观察」不是去「想」,观察没有语言。


问:克的语言都是大白话,看似通俗易懂,但很多读者会说,读不懂。

C:因为我们不能基于文字来理解克,读克需要去洞察内心的规律。

真理是无路之国。人不可能通过任何组织、任何信条、任何教义,牧师或仪式、任何哲学知识或者心理技巧,来达到它。

克说,没有任何既定路线。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路线来到达真相。这相当于禅宗里的「顿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没有既定的路径。

这里的「哲学知识」是指西方哲学,信条、教义、牧师等对内心问题的缓解是有帮助的,但是无论外界形式怎么帮你,如果你自己不观察那些世界,问题解决不了。

人类为自己建立了各种形象,以充当安全的围墙—— 宗教的、政治的、个人的。这一切表现为符号、观念和信仰。





语言就是一种符号,语言是造成内心困惑最大的问题之一。

很多时候,我们把想法映射为语言这种符号,依赖语言来交流。但是会带来简单化、绝对化,在以往的「空谈」中,我们也谈过语言的局限。

还有我们对人的认知,总是靠形象。很多时候,我爱你,不是爱你,而是爱那个形象。

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图像、符号,我们被图像符号包围着、劫持着,基本上这是所有问题的来源。

而这个现状是整个人类共有的。你看,我们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线下冥想活动,看似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语言,被这些所谓的文化、语言分割着,当大家一块坐下来去直面、观察内心世界的时候,大家的感受惊人地一致。

自由不是反应,自由不是选择。人自欺地认为,因为他有选择,所以他是自由的。自由是纯粹的观察,没有方向,没有对回报与惩罚的恐惧。自由是没有动机的,自由不是在人的进化的结尾,而是在他存在的第一步。





自由非常容易变成一种符号,一种形象。自由是一种超越意识的东西,是一种非常底层东西。

比如说我们神经元的随机连接,它看似自由,但是有各种意识形态在干涉神经元的随机连接,不是吗?只有当你放掉这些意识形态,放掉想法的时候,任由你的内心去感受自然。那个时候,你的内心、你的神经元随机连接,你才能感受一种真正的自由。没有任何的约束、压制。那是你的真我。

所以,自由一定是底层东西。没有自由,我们没法进化。而现在我们把自由搞成一个概念,民主、人权、选举自由、婚姻自由、各种自由,以为这是我们进化后的结果。错了,各位,完全是一种概念,一种形式,这种底层是我们没有自由,我们没法进化,没法往前发展。自由是基础。

听到这段话,我的眼睛是湿润的。很感动,很有共鸣,感觉像是我自己在说一样。但其实也很痛苦。自己感受到这种自由之后,去跟别人说的时候,别人感觉不到,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感受,别人真是爱莫能助。





为什么说真理是无路之国?真是这样。我感受到了什么是自由,但是无论再怎么跟各位去解释,大家如果自己不去感受,去观察,我帮不了你。

这是一个非常鲜残酷的现实。我们内心终极的孤独和隔离。我们只有每个人自己去努力,每个人自己去观察,我们才能够去把孤独的大门打开。

大家都需要去努力,需要去直面内心世界,去观察它,我们才能够去把这种孤独消解。

包括我在这里说话,一旦这种状态变成语言,语言就变得绝对化了。它又变成一种符号思维、符号交流。如果你没有超越语言,但是语言必然会被语言再次误解。

但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各种言论观点出现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说,其他那些声音也在影响着大家。或许那些声音把大家影响到最极端的时候,大家不得不自己去先探索,也证明那也是好事。但我只是一种假设,只是一种观察。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状态,就是说,我们只是想说说而已。但是我们真的无法期待能否帮得上你。

或许在某一天我们说的话,能够让你通过超越语言的方式理解我们,产生共鸣,那就足够了。

时间是人类的心理敌人。我们的行动是基于知识,从而是基于时间的,所以人总是过去的奴隶。思想永远是局限的,所以我们生活在无休止的冲突与挣扎中。





时间是一个大的话题,我们一定会有一期节目专门去聊时间

克说时间是人类的心理敌人,这个时间指的是心理时间,它不是指的是物理时间。

物理时间是咱们每天都在变老,这是不可争辩。但我们有个心理时间,就是心理世界这种想法的活动。真的特别抽象,各位需要去感受。比如在线下活动的时候,我跟大家说,做15分钟冥想,最终做了18分钟。没有人发现破绽。

即使这样说15分钟,这种冥想实际上是18分钟,有人感觉像10分钟,有人感觉像30分钟,对不对?这就是心理时间。

当你活在此时此刻,感受每一刻、每一个你做事情的过程,你没有任何时间,尽管时间在流逝,物理时间的流失是一天24小时,那是事实没有,你没法去更改。但你心里上没有任何时间的概念,那是活在当下,从时间这个概念当中解脱出来了。

列位看我们现在生活有多少人活着没有时间概念,看看时间概念在你生活中有多大影响?

每个人要在独处当中自己去观察。克的很多洞察也是他在独处或冥想中的顿悟,所以要理解克,还是要在独处当中去观察自己,只要你了解你自己内心世界,你就会逐渐了解克在说什么。

如果你只是去追逐克的文字本身,你不会获得太多信息。

当人开始觉知到自己思想的运动时,他会看到思想者与思想、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经验者与经验之间的分裂。





当你有一个思考者与思想,观察者与观察存在的时候,它依然存在一个自我,因为你在观察某些事情,这是一种分裂。

因为你的存在,「你」的这个想法是个概念,然后你用这个概念去观察另外事情,是让你把一个整体的大脑一分为二,而这种分法它也是概念。

因为你把一个大脑想出一个观察者,一个被观察,制造分裂,整个一套分裂本身就是一个观念,一个概念。但如果你带着这种分裂去观看一些事情,冲突必然产生。

内心是一片湖面,你想用一把剑想湖一分为二,你分不开的。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湖水不再平静,各种波涛汹涌,但湖水依然在一起。

内心波动、起伏冲突,各种负面情绪都来了,这就是问题所在。既然湖水无法两分成两半,你的任何划分只是让湖面从平静变成了波涛汹涌,仅此而已。

当你把自我意识也熄灭之后,就不再制造「我」和世界之间的分裂,湖面就平静了。





完全的否定是肯定的精髓。

禅就是一门否定的哲学,,这简直说的是就是一样的。否定之否定才是肯定!

要想知道内心的秩序是什么?先要体验内心的混乱。我没法告诉你什么是冥想,但我可以告诉你什么不是冥想,你才能自己感受到什么是冥想。

我们要想去探索精神世界,就要去摆脱放掉任何的现有的这种权威、模型去观察它,不加任何判断,而这种否定是你一切肯定的开始。

否定需要勇气。当你没有勇气否定的时候,内心世界的大门就向你关上了。

你看我们现实中有多少人脱于生活的压力、场景的压力,选择不去否定。

这样我们就无法去探索内心世界。所以大家需要去体会什么是否定?如果单纯从文字上解释否定,可能会有误解,大家需要自己去体会什么叫否定。



读克的方式



C:你去观察你的内心世界,当你观察到之后,读不读克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你愿意读克,去增加这份感受,没问题;不读克,也没问题。

如果你是为了读克而读克,你就把克当作权威了,当你把克当做权威之后,你就误解克了。

问:你怎么看待这个克和禅之间的关系?

C:克的这一套就是禅。但是没有任何佛学术语,完全用世俗化的语言来描述。英文有个词叫non-buddist,不依赖于佛教语言的一种佛教徒。

克用英语来把禅描述到极致,我觉得真的很不容易。因为中国的禅学是不立文字,但是,克能够基于西方的这种背景情况下,重新阐述了禅,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无论是克还是禅,揭示的都是内心的本质。内心探索犹如登山,大家在山顶会合,你可以给它贴任何标签,禅、中观、彻悟、都没问题。

克说,他不相信任何宗教,但他也说自己是一个religious man,一个有信仰的人,他也做冥想,他也在冥想中观察自己。

你看当我们用语言描述宗教,带来很多混乱,但真正的宗教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他所抨击的那些宗教是那些图于形式的宗教,但每个宗教中也都有真正去探索心灵的部分。包括佛学,你看台湾的圣严法师,还有宗萨仁波切。

所以你看当我们从通过语言来描述这些宗教时候,实际上你看知道多少矛盾和划分。因为我们一旦用语言描述,我们就被符号思维局限着,所以克批判的是这些形式上的宗教,请大家仔细想想,再对号入座。



克的影响



C:虽然我没有生活在克的年代,因为我出生的时候,克已经去世一个月了,但是我感觉他一直在我心中活着。

他的描述跟我产生很大的共鸣,他对我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咱们日常语言也是英语,然后他对我在对正念的传播上,在语言的使用上,它给我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可以说我是个江洋大盗,就直接偷了很多克的语言,确实是因为克的观察和我对内心的观察,产生了非常强的回应和共振,所以我就采用了这些语言体系。

然后他给我带来一种对西方现实更深刻的理解。

克帮我理解了为什么西方的问题是这样的。毕竟我们生活在阿姆斯特丹,他在宣布解散世界明星社的时候也是在阿姆斯特丹。

克的语言和对象感,非常适合对西方听众的传播。

所以当我读克的时候,能够很容易去重新勾勒这些西方的现实情况。

其实80年前的西方现实跟现在差别,我认为可能没有那么大。





问:西方现实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几点是什么?

C:这里只谈几点感受,一是西方人喜欢算得清楚,特别细致、特别具体、特别清楚,从为人处事、行为、思维习惯,到社会制度等方方面面。

二是资本主义在西方已经盛行好几百年了,大家对这种钱的敏感度要远远大于东方社会。一切整个思维体系都是围绕着赚钱。

当这种体系变成一种思维习惯之后,我们有时候感觉非常不适,但是西方人自己觉察不到,他这种决策思维,从小事到大事完全围绕着钱在转。

其实,钱就是一种数字和符号。这个东西值1000块钱,10万块钱值1亿,10亿变成了一个数字,然后那样简化地去看待很多事情。

三是西方社会特别爱表达,它也是一种符号的对应,把跟你的情绪、想法都表达出来。但问题是,很多内心问题映射成符号之后,变得绝对化之后,反而不好解决问题了。

当正念之后,发现没有对与错,没有好与坏。

所以西方人喜欢划分,这个是远远多于东方社会的。这个东西反而容易传播。东方社会现在也被这些东西所影响着。

这里不是说,哪一方好或不好,就是说,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在那一片土地上确实存在。

我非常尊重克,但是不追随克。我觉得不追随他是对他最大的尊重。我感谢克能够把这么多的非常珍贵的资料通过音频、视频的方式留存下来。

大家没必要去像我一样在阐述他,大家自己看就行了。但是读克之前一定要去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为了看他而看,那样就把他当成权威了。

我特别愿意跟大家分享这些事情,因为这确实是真实的内心感受。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能够跟大家在某天的状态契合起来。内心的探索,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付出时间和精力。这种探索一定是充满收获,受益终生的。

好,以上就是本期空谈,我们下期再会。


(收听节目音频,亦可转至微信公众号Mindiverse的页面 ——  《空谈 · 克里希那穆提》



返回空谈目录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