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涵予,归心之旅主理人

//

今天的嘉宾叫Cico,一个非常特别的人。妥妥的学霸,博士毕业,研究兴趣涉及神经科学、哲学、人工智能、数学、生物信息等等领域。但你若问他是什么专业、哪里人、做什么工作,他的回答会让很多人错愕。

我问,你是哪里人?

他回,我是地球人。父母生活在中国北方,但人无法用居住地来定义自己是哪里人。

那Joyce是你太太吗?

我们生活在一起十多年了,但我们不会以丈夫和妻子这样的称呼来定义,就是一起生活、共事的伙伴。

Cico有着清新又温暖的笑容,人质朴率真,思维清晰,表述洗练且严谨,对于生活的观察和体会,他没有任何拐弯抹角,直接了当地表述;同时,非常真诚地邀请在他面前的对话者和他一起深入地看,一起探索,而不是强行输出他的观点。

他的表述里很少用“我”这个字,或用名字Cico,或用“咱”,或用“说话者”来做指代,原因是“我”这个字会把人带入到个体意识中,“你”和“我”这些字眼无形中就在做着区分和隔开。他对谈论所谓个人生活和经历更是惜字如金,“这些都是个人层面的东西,对这些咱们谈起来都特别谨慎,因为那些都是故事,都是画面。”

尽管是名校毕业,世俗意义上的佼佼者,但他所做的人生选择令身边太多人都颇为费解。于他而言,这绝非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而是只有这条路——不(过多)参与到这个社会机制的运行里,而是站在一旁,清醒地观察,找到某种适切的方式与之共存,维持住生计后来做最重要的事:启发人们认识自己的本质,认识生命,清理(乃至于清空)头脑,找回完整的生命状态,活出自然和本真。

现代社会里面,人如同工具般地生存着,对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看待都呈割裂和碎片状态,喋喋不休的头脑制造出纷繁复杂的问题,如迷宫般困住每一颗心灵。事实上,整个世界就是心念的投射和延伸,人类奔忙于解决问题,但解决的过程同时又制造出无数问题。殊不知,解决之道在于“不解决”,或者说,不是着眼于解决那些琐碎的个人性的生活烦恼,而是让头脑静下来,找回身心原本就有的秩序,那是大自然的秩序。这种秩序自然会简化和消融生活中的种种难题。Cico近年来致力于此。

他们近年旅居在荷兰,在当地运行一个非盈利机构,向政府申请到一些公共教育资金,在荷兰当地做《道德经》等内容的英文讲座,以这样的形式维持基本生活。平日里,他们持续录制小视频、音频、发布公号文章,以各种新媒体形式分享着洞察和发现,且从不想着以此来盈利。有人观察了他们很久,一直觉得他们免费做这么多是为了某天收取高昂的会员费,但看这个会员费迟迟没有推出来,这读者等不及就跑来问,你们究竟在玩什么花招?!答案当然是没有任何花招。

Cico:“这个事情不可思议,无论所谓的家人父母怎么看这个事情,他们的看法和这个事情没有关系,永远是他们的自我投射。但凡能看到这个事情的人,不思,不议”。Cico很笃定于这条路,他说每个人都能照顾好自己,他不担心父母,也对自己的人生从未有任何焦虑。

我是克里希那穆提读者,听Cico的谈话,我在里面听到了浓浓的克教诲的原义。但他今时今日所讲的一切,并非来自于跟随克、阅读克的书籍。几年前他连克里希那穆提是谁都不知道,是Joyce觉得他对生命的看法与克如出一辙,才推荐他读一读克的书。这才与克相识。

听人说南怀瑾先生曾讲过,未来引领人觉醒的人多出于科学界。我想,Cico也是其中一位。他从神经系统的角度来讲人的身心秩序,真的很精彩。十月份我去南方出差,正好和他相见,于是有了一次深入聊天的机会。今天起把我们聊天的内容陆续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对您有所助益。

归根结底一句话,若能让头脑的意识活动安静下来,乃至于完全清空,所有的创伤、伤害就彻底瓦解了。一个人就彻底自由、解脱了。

我们,愿意彻底致力于这件事吗?


对话 · 1 · 当意识活动止息,创伤自己会被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