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一起来品读《道德经》的第5章,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

audio-thumbnail
曼解道德经 · 第5章
0:00
/844.8992
audio-thumbnail
5-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0:00
/173.1152

问:先来看原文的第一部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仁」的含义和今天不太一样,它指的是当政者表现出一种爱护百姓的仁爱。

「刍狗」是用草扎成的狗,在古代用来祭祀祈雨。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天地不彰显仁义,任凭万物像草狗那样自生自灭;圣人不彰显仁义,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Cico,怎么理解这两句话?


C:你看,「不仁」也可以引申为不作秀,不去横加干涉这些意识活动,特别是用于树立应该是什么,树立榜样——这个短时间感觉好像挺对,实际上依然是在制造祸患。

内心的规律在于画面不能滞留,一滞留都出问题,各种的应该是、不应该是,就把大脑给框住,带来数不尽的问题。

当内心没有被应该是、不应该是的画面所劫持,那一切终归会自然的运作,相互的制衡。

所以,「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意思就是说能否遵循自然的规律,遵循内心的规律,而不是图自己脑海的画面去为之,结果产生各种的祸患。





audio-thumbnail
5-2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从内心到宇宙,空间和能量的关系)
0:00
/501.6992

问:好,咱们接着往下看 ——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橐龠Tuó yuè,指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风箱。里面是空的,一拉动,就能送风,拉动愈快,送风愈大。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天地之间不正像是一个风箱嘛,中间是虚空的,但没有塌陷,这里也可以翻译成虚空而蕴含着无限的能量,鼓动起来,则生生不息。

或者说是,静而藏之,动而用之。

这几句话在你的脑海当中唤起了什么?


C:你看,宇宙充满了空间,两个星球之间不能太近,太近就排斥,所以,它们之间有巨大的空间。

内心也是如此,内心需要空间,若内心被各种事情、各种想法、画面填满,它们在打架,能量完全被这些想法、画面、各种冲突所耗散。

空间意味着能量,让内心有空间——有无边无量的空间——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汇聚能量,能量不再浪费于各种各样的想法、画面,各种的纠结中,各种的冲突中,能量汇聚的本身就是空间,这个空间本身就是能量的汇聚。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由,能量可以自由的转换、转化。

也只有空间才能有风,若没有空间,风都吹不进来。

所以,正是空间孕育了大量的能量,这个人生有空间,这个内心有空间,人才充满能量;而这个空间——无边无量的空间——意味着寂静,但又充满了动态,充满了行动。

动静一体。





问:在物理上,空间和能量是什么关系?

C:你看,这浩大的宇宙中蕴藏着无限的能量,这个真空充满了能量。各种星球的转动,各种宇宙的变化,充满了能量。

但我们人类通过燃料只能把火箭送到那么远,通过有限的燃料能量的转换,只能做那么多。

但宇宙的空间如此庞大,蕴含着如此多有能量,这就是宇宙的规律,也对应着我们内心的规律——内心能否有空间?

不是这个“我”所创造那个小小的空间,像监狱一样的空间,那个不是空间,那个叫监狱。

内心能否有空间?空间意味着没有墙,叫空间,无论有墙,多大,那都是监狱。

有空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能量不再浪费于这些想法,这些没用的想法、观点、各种的冲突、纠结,这些东西把内心填满,内心没有空间,也没有能量。





问:内心的空间和自我的关系是什么呢?

C:“我”就是那些空间的填充物,让空间消耗殆尽,对吧?

各种的想法,各种“我”的想要,关于自我的一切,“我”的意识的活动,都是“我”——

我的成就,我的想法、我的家庭、我的学业、我的事业、我的财产……

各种关于“我”的画面,“我”是个概念,不是吗?它就是个概念。

言语、话语所钩织的我,你看它耗散了多少能量,真是一个无底洞,对吧?

这个“我”一转起来,整个世界都为之坍塌,能量大量浪费于各种的自我内耗。

一个充满生机的人生,意味着内心有空间,无边无量,能量汇聚,这些能量才可以用来过好每一刻,一个鲜活的人生就此开始。





问: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整个神经系统的运作规律,或者说我们内心的规律和宇宙的规律是合一的吗?

C:当然了。

但可惜的是,大家总去向外探索,做那些所谓的科学研究,总在向外探索,整火箭发射,能跑多远?

若去理解这个宇宙,需要理解这个内心,内心是捷径,但自我所构建的这堵墙,让探索内心变成一个没有多少人想走的捷径,或者说“我”的存在让人看不到这是捷径

所以,我们总在向外探索,向外大动干戈,无非就是要触碰空,但干嘛非得这么费劲的触碰啊?





audio-thumbnail
5-3 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
0:00
/169.7792

问:刚才的这番阐述和《道德经》第5章最后这两句话,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

数(shuò),加快的意思。

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多言妄为,只会加速穷尽,不如抱守虚静无为。

这个「中」字,一般翻译成虚静,怎么理解这个中呢?

C:你看,《庄子》中有句话叫「居于环中」,那个中跟这个中应该是一个意思。

「中」意味着中心,也意味着没有方向,没有寻求,也就意味着一颗心在全然的观察和理解,这就解释了全部。

问:居于环中,没有方向,也就意味着没有各种想要、寻求,没有各种的动机,也自然没有那些多余的废话、啰嗦话。还有那些胡作非为也,都是因为这些妄念导致各种的花言巧语,各种的胡作非为。


问:好,最后,咱们还是再来品读一遍,从总体上再来体会一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

问:这就是道德经的第5章,咱们就一起品读到这里,下章再会。

C:下章再会。


返回目录(曼解道德经)↗

第04章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