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起来品读《道德经/老子》的第68章,原文如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audio-thumbnail
曼解道德经 · 第68章
0:00
/684.6512

问:来看第一句「善为士者,不武」,通常解释为,善于统帅士卒的人,不逞勇武,这个「不武」可以怎么理解呢?

C:「武」意味着暴力,意味着严苛,意味着恐惧。「善」意味着没有恐惧,没有暴力,所以自然「不武」。


问:「善战者,不怒」。

C:「怒」也意味着恐惧、害怕,所以才有情绪。「善」意味着没有恐惧,所以「不怒」。


问:「善胜敌者,不与」,通常解释为,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给敌人任何一点机会、一点漏洞,Cico怎么这个「与」?

C:「与」意味着交锋。「善胜敌者」,是因为善可以胜敌,那善可以胜敌,自然不需要交锋。

但你看,如果翻译成善于战胜敌人,不给敌人任何机会,这种翻译本身是不是在顺从这样一个对胜利的追逐?在用气。这个人善战,能够战胜敌人,不给敌人任何的机会,那这个「善」实际上就是擅长打仗,这不叫善。


问:好,先把下面两句看完,「善用人者,为之下」。

C:这里得理解这个「善」,「善」对应着慈、俭、谦卑,无论这个人处在怎样的位置,怎样的状况,「善」能否在?「善」意味着这颗心柔弱,充满了爱,「善」意味着能量的汇聚。


问:刚才在解读「善胜敌者,不与」的时候,让人联想到,在之前第36章,有这么几句话,「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对这两处的解读,稍微一错位,就给人一种权谋的感觉。

C:这个解读者本身ta在用气,意味着在误解老子的文字。你看,这就是事实,当这个人追求权术,追求这些伎俩的时候,这颗心在用气,用气的时候,就翻译成,哎,“能够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给敌人任何的机会”,当说这种话的时候,这颗心在发泄。

问:其实老子的文字是一面镜子,每个人读它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内容,对这些文字的投射和解读,折射处了ta那时那刻意识的内容,是吧?

C:没错。


问:好,接着往下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这叫做不争的品德,这叫做善于用人,这叫做合于天道。

「古之极也」通常解释为,这是自古以来的最高的准则,或者说是符合自然的道理。

C:这样一个「不争之德」,意味着不机械;「争」意味着机械,整个大脑机械思维的状态会出现争执、争端,那自然万事万物有它机械的一面。但整个万物的存在,它的运转,它的内在规律,绝不机械。

所以,这样一个善的状态,可以用人,意味着让人的作用、位置适得其所,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善的状态。所以让整个人的活动符合自然规律,不机械,所以叫「配天,古之极也」。


问:「古之极也」怎么理解?

C:什么是「古」?「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古」意味着不新,旧叫「古」,那什么是「古」?

想法的活动,想法的内容都是「古」,也就是说人的意识活动是「古」。「古始」就是意识的起源。

「古之极」,极就是顶点、极致,所以这样一个善的状态是人类最高的意识活动,符合自然规律。

「配天」,这样整个人类的活动才可以跟自然接壤,否则没有善,没有这样一个状态,全都是自我的活动,全是机械的思维回路,能够带来各种所谓的技术进步,没有问题。

但你看整个世界、整个自然,都在被人类大肆侵占毁坏,因为人类这样一个基于想法的存在,完全的机械,没有了善。

问:「古」若是翻译成古代、古时候,和你刚才说的「古」是指就过去的想法、意识的累积,也是通的,是吧?“古代、古时候”这么说的时候,已经是意识里已知的累积了,是吧?

C:而且如果说“古代、古时候”的时候,我们大脑也会把时间这个概念引入进来,但最终都是我们人的意识活动。


问:「古之极也」是善。

C:这也意味着整个人类意识的清空。


问:《道德经》第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C:「古之道」就是整个意识活动的规律,叫「古之道」,「今之有」,此刻正在发生的情况。

这颗心「执古之道」意味着这颗心透彻理解整个人类意识的框架,所以才能够「以御今之有」,才能够面对这一刻正在发生的事情,正在出现的问题,永远是新问题,所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问:挺妙的,把「古」字又展开阐述了一下。

最后再来回顾一下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下章再会。

C:下章再会。


返回目录(曼解道德经)↗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