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一起来品读《道德经》的第7章,内容如下——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audio-thumbnail
曼解道德经 · 第7章
0:00
/718.0112

稍微解释几个地方,

后其身,一种谦让,收敛的精神;

外其身,置之度外的意思。


翻译成白话就是说——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不为自己而生,所以能长久。

所以,圣人(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世),把自己放在后面,却因此身先士卒;把自己置于度外(不在意识中整日思虑自己),反而此身长存。

难道不正是这种无私,成全了真正的大私吗?

对应到曼谛的语汇当中,最后一句话就是说,难道不正是因为没有自我,反而成全了自己。

这就是第7章的原文和译文,Cico,怎么理解这几句话呢?


C:这段话其实也在说——无我

无我,就是清除这个意识的扭曲,意识的滞留。你看,这个“我”多么容易形成。

天地长久,天地是自然的一部分,但这个自我可不是自然的一部分。

天地遵循自然的变化,这不是意识活动,但人类这个意识活动可是充满了自我,各种在意识上去追逐关于我的好处,我的利益。

在这样的追逐中,这个意识变得扭曲,变得滞留,带来各种各样的精神挑战,想必每一位有觉察的朋友都能看得到,自我所带来的问题。

所以,这样一个扭曲的意识活动,它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反而带来自我毁灭。

看一看这个人生有多少跟头都是栽在自我上,为自我的利益而着想,一切以我为中心,这样的意识活动特别的方便。

所以,自我的影响力很强很强,因为这么想特别方便。



问:方便是指什么?

C:一想还觉得挺有道理,还觉得挺爽,挺舒服。想着“我”那些好处,那股愉悦就来了。

所以,在想法的世界里面,在这个意识的活动里面,想到自己是一个非常容易的事情。

我们在意识的活动中看到不同的人,然后这个人就变成意识中的一个概念。

所以,这个“我”就是围绕着这个人的概念,不断地累积,所以这样一个自我的视角,特别具有传染性、传播性。

导致当今整个人类过去几千年都是一个问题——意识变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的扭曲的活动,感知被扭曲,导致整个意识出现了问题。

正是意识上出现问题,人类被自我所隔绝,被这些画面所隔绝,人类迷失了,各种的问题,人类看不到,直到最后一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所以,在想法上追逐自己的利益——这种自私最终带来的是自我的毁灭。

人得看清这个幻象,看清这样一个意识的活动,充满了陷阱。

主动熄灭这个自我,意味着全然的观察和理解整个意识的内容,这也是让心回归自然的过程。


意识不扭曲,意识才可以自然地清空,自然地出现,生命体才可以得以保全。

因为这个意识没有被扭曲,没有被隔绝,大脑特别的敏锐,特别的鲜活,充满了智慧,这是生存之本。

那些整天玩弄心机,追逐自我的人,最终真的是空落落的,这需要每个人亲自看到。

所以你看,这个「私」的出现,就是这个内心的活动,产生了自我,有了内,便有了外;

有了内,有了外,意味着内心出现了分裂,出现了冲突、矛盾,这个心不得安宁。

你看,凡是内心被自我所困,这颗心的确不得安宁,各种的精神困扰,导致各种的意志消沉,各种的问题挑战。

无私意味着拆掉这堵墙,内外无别,这颗心自然没有矛盾,没有冲突。



问:这里的内和外其实也对应着私和公的区分,对吧?

C:为何我们有这样一个私人状态和公共身份?

我们所有人都在去维持这样一个分裂,都在挣扎着维持着分裂,我们每个人都在装,这不是我们人原本的样子。

但人类社会都是一个意识的活动,这种内外之别,大家互相效仿,互相遵循,变成这样一个当今的社会现状。

拆掉这堵墙,内外无别,干嘛需要有这样一个私人身份,能否表里如一?

表里如一,意味着内心没有这个划分,没有这个冲突。活得真实,做真实的自己。

内心没有这个“我”,大脑才不会算计,不会自我内耗,这个生命才可以真正的运转起来,感知,行动,成全了自己。

但这个自己是在意识之外,在意识之内很容易又把自己想成了自我的利益。

如果现在咱们重新写这句话的话——故能成其私,这个“私”,得加引号。

这就是意识活动的问题和局限,真正的自己在意识之外,但你一想,特别容易变成自我利益。



问:好,这就是道德经的第7章,咱们再来回味一下——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关于这一章Cico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C:文字的描述固然有局限,毕竟文字的描述都是对应着我们的意识活动。

去真正理解这些话在指向什么,需要一个人亲自去观察和理解,在行动中才能理解——

这个行动就是清空,无为。

智者心行,心里面有行动,真正的理解才会发生和到来。

否则在意识上单纯的勾勒没有意义,那依然是一个新的画面的生成,它必须对应着真实的内心的变化。

问:好,那关于《道德经》的第7章,咱们就品读到这里,下章再会。

C:下章再会。



返回目录(曼解道德经)↗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