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o:自我世界把一切资源都把持了,在自我视角下,一切都是交换,所以人的基本需求、根本需求,在根深蒂固的交换视角下,被淹没了,也变成了交换的筹码。 

交换,对应着利益,对应着愉悦,对应着满足,但交换中,只有自我隔绝;在交换中,个体意识在不断地被加强,人与人的界限被凿实。

所以在交换的大前提下,那种碰撞、那种隔阂,让大脑往其它方向逃,这也变成了个体意识的发展,深入到各种自我的活动中——体验、幻象、经验、知识,隔绝变得越来越深,不可调和。 

这样一个状态,被想法裹挟着,带来非常具有杀伤力的节奏。这个自我隔绝的大脑忙碌着,每个个体都不可接近,所以彼此更加远离。 

所以你看,交换,通过货币,变成隔绝自我的联系,但实际上在延续、加强自我隔绝。 

这个大脑清醒,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问题,那它自然知道该如何活在这个暴力的、荒谬的世界里面,如何保证最基本的需求,而不卷入到自我无休止的事端中,那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生活的艺术。 


问:你说“它自然知道”,但此刻我还是不知道,到底该怎么活在这个世界上? 

C:你的生活要真正地切实际,看清人真正需要什么,根本需求——吃、穿、住;围绕根本需求,看看生活怎么展开。 

这个根本需求是为了保证大脑神经系统不受扰动、安全,同时不坠入到想法所构建的那些无休止的愉悦和追逐中。因为在追逐中,在逃避中,大脑又忽略了让大脑安全的东西——那些根本需求。 


问:自我世界都在争,怎么办? 

C:大脑能否不争? 在实际情况中,这颗不争的心,在面临实际情况的时候,神经系统的智能自然发挥作用,从自我的世界里面,汇聚资源,把资源流向该流的地方,顺便解决自己的根本需求。 

得看到,这颗心知道什么是善,它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善,也得看到自我总是被“逼着”行善。大家自己体会吧。 

所以,不让善泯灭,大脑就不会失序,具体做什么不再是问题,因为善是最高准则。 


问:那什么是善呢? 

C:这个大脑能否清空?在全然和无为中清空,那这个大脑自然知道什么是善。

别忘了,善不是一个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