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觉醒在此刻」2022年7月的第三部分——

中国大陆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链接观看视频

完整音频和文稿——

audio-thumbnail
觉醒在此刻 · 2022年7月 · 第三部分
0:00
/25:24

分段音频和文稿——

audio-thumbnail
8 互动:“看清即行动”和“我行我素“的不同
0:00
/3:17

主持人:来看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区分“看清并行动”和“我行我素(考虑不太周全)”的区别呢?

Cico:看清、行动本身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个跟自我没什么关系。

“我行我素”是个描述,是个表象,这个表象后面实际上在发生什么呢?是这颗心真的在看清、行动,还是一个自我的活动,寻求独特,不管不顾?

当这颗心看清并行动的时候,可能不得不“我行我素”,加引号;但这颗心在“我行我素”的时候,自我是否真的息止?

所以你看这个词语表达并不重要,而是背后这颗心实际上在发生什么。我们说这个人我行我素,当我们在说这个话的时候,这颗心是什么动机?

或许这样一个只看表面状态去描述它,这本身是问题。当这颗心真的在看清,真的在行动,真的在看到实际上在发生什么时候,这些表象怎么展现不重要了。

但我们得看到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纠结于表象,“哎呀,我认为你应该我行我素”,“我认为你不应该我行我素”,其实都不重要,都是个人的观点、表达,都是在表象上做文章,找替罪羊。

而实际上这颗心能否没有任何的自我,能否亲自看清行动,不受影响,不被各种影响所控制、所误导,那样一个状态,这颗心自在、自由,跟我行我素这样一个表象,就自然没有了纠缠、纠葛。

所以,最终语言都是表象,而是我们能否亲自看到这颗心真正在发生什么。

咱们来看下一个问题。




audio-thumbnail
9 互动:谈自由、生存和安全
0:00
/7:06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

今天第一部分Cico谈到了自由,听的时候,但这颗心隐隐有一丝的不安,因为当遵循某个心理框架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已知的路径,当跳出了任何的心理框架,不属于任何的圈子,那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要另辟蹊径,这似乎又唤起了一种不安全感。怎么看待自由、生存和安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C:此刻感到不安全,意味着这颗心此刻不自由;这颗心此刻自由,安全这个词跟它无关。

你看,这颗心一旦陷入到这个自我视角,就像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一样,当这个自我视角在运转的时候,“我”特别追逐安全感,特别想获得一个很好的生存,来获得一种所谓的永恒的安全感。

但“我”这个视角本身是想法汇聚的过程,是想法打架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本身意味着想法的冲突让整个内心感到动荡,动荡本身带来了不安全感。

当这颗心被这些不安全感所劫持的时候,这颗心的感知扭曲了,进一步扭曲,进一步沦陷,也不自由,安全感也没找到。这颗心在拼命挣扎来获得一种愉悦,获得一种慰藉,一种安慰。

只有一颗自由的心,才可以真正面对生存这个问题——这颗心自由才能看到什么威胁生存,什么危害生存,什么影响生存。

否则这颗心不自由,压根就看不到问题,看不到问题,全被问题带跑,被这种所谓的生存焦虑——也是恐惧,也是想法的活动——被自己要饿死的画面所劫持。

同时,大量想法的活动,这颗心不安全,在渴望安全感同时这颗心愈发得不安全,但这颗心却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因为这颗心不自由。

因为这颗心一旦不自由,意味着这颗心被各种的扭曲所劫持,深陷进去,看不到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所以,这颗心自由才能看到实际上在发生啥,那这颗心才知道该做啥,不该做啥。若生活真的面临生存问题,这颗心看得一清二楚,面对问题,这颗心行动起来。

“我”在,“我”只有害怕,一害怕,只有逃避。

行动呢,没了;

自由呢,没了;

生存呢,没了;

安全呢,没了。

所以能否让心自由,自由才能亲自看到问题,这颗心才能果断行动,才能解决问题。

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很确信,看到了问题,这个看到的过程很确信,那这颗心从来不谈安全感,一颗确信的心不知道什么是不安全。

也只有这样一颗心才可以完全独立自主地处理事情,解决它。

只有自由的心,可以生发智慧,自由的心才可以合一,合一,才可以协作,才可以共存,才可以一起解决问题,一起做美好的事情,一起过一个优美的人生,也只有自由的心才可以在这一刻相遇,真的看到彼此。

这颗心充满了爱,一个充满爱的心,不知道什么是不安全。

好,回答完毕。




audio-thumbnail
10 互动:想着饿了和感到饿了是两码事
0:00
/7:09

主持人:咱们来看下一个问题——

想法里有没有真实的东西?一点也没有吗?比如感到饿了,我要吃点东西,想着吃什么的时候,也从侧面说明了身体有了“饥饿感”这种真实的感觉。

C:你看,咱们得去仔细观察,那些非常细微但差异非常显著的东西。

提问者问,想法里有没有真实的东西?最后说这个“饥饿感”是真实的,请问“饥饿感”是想法吗?

至少在这样一个问题里面,似乎提问者认为饥饿感是想法,但咱们得看看,真的是如此吗?

你饿了就饿了,是想法告诉你你饿了吗?还是整个机体它发出的信号——饿了,感到饿了。

你「想着」你饿了和你「感到」饿了是两码事。

当整个机体发出信号——饿了,可能会有意识的活动,想法上会出现要吃饭了,这个语言的移动,想法的移动,但这依然是想法。

当一个人真的饿的时候,大脑想吃东西;当大脑想着要吃什么的时候,大脑在做选择,在思索,在评估,在寻求,能否看到这里面的显著差异?

当你特别饿的时候,你只想吃,你不会想着吃什么。

所以,咱们在过往的所有节目中,所有的内容中,咱们去一起探讨,什么是想法,想法的局限是什么?

我能否通盘否定内心中所有的想法,不是说我没有想法。

当身体饥饿的时候,这个饥饿感也能唤起想法的移动、意识的活动。当身体遇到危险的时候,疼痛的时候,可能也会有想法的移动,没有问题,但这颗心能否看清,单纯的想法本身在制造幻象,想法可以反映整个身体的感觉,当这颗心没有被想法所框限的时候。

想法本身它是意识的活动,它有画面,无论怎样,想法本身的内容是虚幻,尽管它可以指向具体的事物,真正的事物。但想法本身它是画面,它是意识的活动,它有它的位置,我们的生存需要它。

我们来看看这个“我”,这个心理框架,它是完全被勾织出来的,被灌输进去的,它指向任何实际东西吗?

我的伤悲,我的自尊,我的自信,它没有指向任何实际东西,没有指向任何的饥饿感。而这些想法,这些以“我”为中心的想法充满了虚幻。

看清意味着果断否定这些想法,让这颗心从这些想法中解脱出来,也只有这样一颗全然的心,不被想法所截获、捕获,那想法才可以适得其所,想法才可以真正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但无论怎样,想法本身它是意识的活动,这颗心得亲自看到,想法指向什么,不是纠结于想法是否真实。

所以,能否看到我们的生活,其实基于很多这种想法,包括你看,饿了,就立刻想吃点啥,还得想吃点好吃的,对吧?想把“饿的感觉”和“吃好吃的”结合在一起,没有对与错。

得看到这里面有“我”的活动,可能说明也不是特别饿,可能走路的时候看到那个广告牌,“那上面汉堡好香啊”,这样一种饿的感觉。

你看想法本身也可以唤起一种饿的感觉,所以整个机体是否真的饿了,不好说,得需要一颗特别安静的心去观察。

因为想法滞留,比如说这个画面也能够唤起一种想吃的感觉,特别饿,可以说只要这颗心深陷想法,想法就会劫持我们的感知,扭曲我们的感知,包括这个饥饿感。当由想法始发的时候,这个饥饿感是否真实,需要一个全然的心亲自看到。

回答完毕,咱们看下个问题。




audio-thumbnail
11 互动:什么是灵感?
0:00
/7:49

主持人:好,咱们看下一个问题,请Zoom里面的Shuntaya语音发言。

S:刚刚Cico谈到想法,那就趁机追问Cico一个问题,请问灵感是想法,还是在想法之外?

C:对于S来说,什么叫“敏感”?

S:灵感……生活中突然闪现的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念头,然后也可能会是一些突然间悟通的道理。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悟通……突然间那个点通了,大概是这两种情况。

C:你怎么看待这样一个品质?你觉得“敏感”是好、还是不好?

S:但是当灵感突然间乍现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喜悦的。

C:等会儿……是“敏感”还是“灵感”?

S:灵感,你们听成什么了?

主持人:听成了“敏感” 。

S:Okay,我回去再练练我的普通话~

C: 得亏多问几句,要不真的是……灵感,是吧?请讲完。

S:也就是想问,灵感它是属于想法吗?还是想法之外的?

C:好,Shuntaya问的是,什么是灵感?这个词乍一听上去好像很悬,很多时候说我有灵感了,灵感这个词在咱们语汇中也用的比较普遍。

究竟是什么叫灵感?什么是灵感闪现?当灵感闪现的时候,这颗心没有纠结,也不再被想法所困住。

当灵感出现的时候,这颗心非常地清晰,也清醒。当这颗心在每一刻全然地观察的时候,灵感会在某一个时刻出现,突然看到问题了、看清问题了,突然这颗心释然了,这个就是灵感。

英语咱们叫做insight,in—里面,sight—视觉,看到里面了,叫insight,中文叫灵感。

这样一个过程本身意味着这个大脑在观察,没有这个“我”的视角。这个想法也在移动;观察,必然对应着想法的移动。当想法的移动和事实卯上的时候,哎,瞬间这灵感就来了、就出现了,这意味着清晰、通透、放下。

所以,说到这里,想必每个人也或多或少感受到灵感和想法的关系。灵感不是想法,但灵感也不脱离于这个所谓的想法、想法的移动。

这个“我”完全地不在,才能够观察,这个观察才能够让这个想法合适地移动,灵感才可以出现。这意味着灵感无法去寻求,“我”要去找灵感,找的不是灵感。

那些在想法中想要找到某种策略来达到目的、实现成功、价值等等等等,那个也不是灵感——尽管我们往往叫做灵感。

灵感来自于这颗心完全没有“我”,完全在观察、在推理、在看清。这样一个过程本身会出现即刻的灵感,打通。这个感知被锐化、被加强。这个感知和真实发生的卯上了,这个感知没有被想法扭曲,这个感知被意识的活动捕捉到了——这都是灵感的一部分。

但你看,讲话者只能说到这里了,剩下的需要每位朋友亲自去体验、去体会什么是灵感。

只有“我”完全不在的时候,这个灵感对应着真正的创造性。

好,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Shuntaya还有问题吗?

S:谢谢Cico,没问题了,但是还是想多说几句,就是灵感它是新的、它不是旧的、它不是死的,新的、鲜活的。

好的,Cico继续。

C:好,那咱们来看下一个问题。

(待续)


字幕制作 / 文稿编辑  DG,ST

返回 觉醒在此刻 · 2022 · 目录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