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来看看同性恋这个话题。
无需多言,这是一个令很多人困惑的话题。咱们一起来看看它,往里走一走,看看埋藏在这个词语底层的思维套路。看清了,也就解套了。
内容如下——
同性恋,是一类人,还是一个画面?
J:围绕同性恋,人们有很多困惑,有些人想确认自己的性取向,有些人在围观和讨论这个现象。听到这个词,首先在你脑海当中浮现的是什么呢?
C:听到同性恋、异性恋,我脑海中浮现的是我们大脑里的套路太多了,把原本那么简单的生活弄得如此复杂。
我们可曾问过自己,自己真的属于同性恋或者异性恋群体吗,那个群体在哪里?
遍及在全球各地,还是只在你的脑海里?
你要归属于哪个群体,重要吗?
同性恋、异性恋究竟是两类人,还是两个词?
你看,人类总爱做划分,制造你我,制造各种对立。这里人类依然没有放过它,弄出同性恋、异性恋群体,一个对立,好像我不得不选一个。
基于这两个词语,它所对应的画面是完全相反的、对立的。这种分裂,就制造了精神矛盾、精神冲突。
基于这两个词语,我们积累了太多的反应,太多的情绪,太多矛盾的能量、相悖的能量。
咱们一块去看一看,这6个字对应的是什么?
咱们既不说它好,也不说它不好,评判没有意义;评判永远只在想法里面,去制造新的划分。
判断只是增加了一条新的思维回路,让你转起来、陷进去。于是,你跟这个世界就分割了。
当我们完全陷入这样一种同性恋-异性恋的对立状态的时候,我们失去了看清本质,看清现实的能力。
因为整个人就被这种对立所劫持,被这种对立所带来的反应所劫持着,那你就看不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在聊这个话题的时候,部分听众可能属于所谓的少数群体,我们能否先不把自己标签打上这个标签?
咱们先看一看,看看我们整个人类关系存在哪些套路,看看我们能否跳出这样一个思维套路,跳出这种对立分裂,看看我们能否自在的生活?
什么时候才能自在的生活?
当你能做自己的时候,你才能自在。
但可惜的是,如果你在给自己贴标签,你就不能做你自己,你也不能自在的生活。
所以,首先,我们能否完全停止这种贴标签的行为?
▸
之所以会出现「同性恋」这样一个标签,是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根深蒂固的异性恋的标签,这个标签传承了上千年、好多代人。
无论在东方社会,还是在西方社会,在所谓的婚姻中,都是一男一女,偶尔出现过一夫多妻制。整个世界的社会习俗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一男一女。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里面还有不同的习俗,比如一些中东文化中,还有一夫多妻制。
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要生殖,要繁衍,的确需要异性在一起,但也有很多生物可以同性繁殖,雌雄同体。
对于大多数高等动物,比如说灵长类,包括鸟类、爬行类,都是雌雄搭配,生殖需要,发生这种性的行为来产生下一代。
但你看,人类的关系可比这远远复杂。在中国文化里面,「传宗接代」依然是一个非常强的底层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底层对生殖的崇拜,决定了在东方社会,特别在中国,这种异性在一起,有一个非常强的文化根基。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人类的关系,它不是动物那种异性之间生殖那么简单,人类的关系涉及了太多想法的层面。
通过想法我们构建了人类如此复杂的关系,比如婚姻,在大自然中,两只喜鹊或者两只企鹅在一起,不需要领证,就只是在一起。
人类还得领个证,表明你们俩在一起。异性之间有个证,同性之间也想有个证,有个证就能得到社会认可吗?
大家需要观察到人类虚伪的一面,观察到人类在正式场合一个样,背后另外一个样,这点我们暂且不展开,我们要看到人类关系的复杂程度,咱们一起去看一下。
什么是喜欢
J:说到同性恋,比如说别人都是对异性有一种心动、喜欢、爱慕的感觉,但是我看到同性,也有这种感觉。这个时候我就和周围多数人不太一样,心里肯定会有困惑、纠结。
C:什么是喜欢?
喜欢一个人和喜欢一个物品,差别吗?
喜欢一部手机和喜欢一个人,真的有很大的差别吗?什么是喜欢?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去描述一下,所谓喜欢的过程。
首先你得看到TA,不光是眼睛看到,可能也闻到了,听到了,简称「看到」。
然后你去触碰TA,未必是直接接触,未必是肌肤接触,也可以是一种交流,各种接触,然后进而产生一种欲望、想要。
你看,当我们谈到喜欢的时候,里面有没有一种占有欲?
这种触碰、这种接触,衍生了好多的想象,这个画面给你带来精神的刺激,或者说你对这个画面有反应,一种特别想要拥有的感觉,然后产生这种所谓的心动,心潮澎湃,进而想要占有。美其名曰,咱俩处关系。
你看,「喜欢」这样一个动作,无论是喜欢一个人,还是一个事物,它对应的是一个画面或者一些画面所带来的反应。
▸
J:为什么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画面有反应?
有些人对异性的画面有反应,有些人对同性的画面有反应,有些人对这个有反应,有些人对那个有反应。
C:这里,我们就要观察一下,神经元的活动是非常随机的,在各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作用下,它会形成不同的反应,意味着不同的喜好。这种喜好有非常强的随机性,有很强的环境因素,也有很强的内在因素。
我们能否去看到这一点?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不去做任何评判,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遵循着这种一男一女的生活方式,组建家庭,但人的真实喜好是怎样的?我不知道。
咱们回到人类关系上,异性恋之间,比方说,所谓的异性恋,喜欢完全是基于这个画面来产生了一种好感。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好知、面好知,因为你能看到,你能观察到,但心不好知。
大多数时候人总会被外表所吸引,也就是那个画面,我们通过画面产生一种喜好,并对这个画面产生执着。
你长期喜欢那个人,因为你长期喜欢那个画面,实际的人在变,当你跟那人接触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你那个画面就改变了,你的喜好也就变化了。
我想每个人都有感受,特别是这些已经在婚姻生活里打拼多年的人。
所以,你看这种异性的婚姻里面,你不得不说,它是个形式,丈夫对妻子有一个形象,有一个期待。在中国文化里面,大家都知道这种期待是什么,特别在一些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这种文化。
同样妻子对丈夫也有期待,说白了,丈夫对妻子有一个画面,妻子对丈夫也有一个画面。嗯,这两个画面不错,可以在一起。行,咱们结婚吧。
这两个画面为什么不错,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是个画面对不对?可以经济联姻,政治联姻,总之是各种其他关系掺进来,来促成这样一个婚姻的形式。
我们需要扪心自问,里面真的有爱吗,有多少爱?它究竟是两个人的关系,还是两个画面之间的关系?
▸
J:这对于我们理解所谓同性恋的困惑有什么帮助呢?
C:我们需要看看异性恋的套路,我想同性恋的群体套路跟异性恋是类似的。
J:就是说大部分同性之间所谓的爱情,和异性之间所谓的爱情一样,也是对彼此画面的一个反应,只不过是这个画面是同性,而有些人是异性。
当异性恋画面在社会规范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同性画面会显得另类,变成了少数群体,担心被排斥,被隔绝。
怎么走出这个心理困境呢?
C:这种心理困境,有很多因素在交织着,每个人只能帮助自己来解决,这些心理困境,
怎么解决呢?你要看清这一切,看清整个想法的构架,整个社会想法的构架,看清你自己的想法的构架。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能否先看看自己,调整自己,不活在幻象中,可以吗?不活在画面中,活在现实中,能做到吗?
这个话不光是对少数群体说的,而是对所有人说的。先看清内心,看清之后,困惑也就消失了。
无论这个社会怎么样,我们所想象的社会永远是在我们脑海里面,永远是一个想法的集合,永远是你对那些想法的反应,在脑海里面反过来作用于你。
当我们看清了这种基于想法所构成的人类关系,看清楚人类关系的荒谬之处,我们再来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能否不让自己生活在这些幻象中?
看清真相之后,怎么活都行。但问题是,真的看清了吗?
爱是什么
J:很多时候,人们形成某种关系,也是出于某种恐惧,不安全感,害怕孤独。
当两个人结成伴侣关系后,还要用一种法律文书来确认,然后两个人在一起生育,有了家庭、家族的概念。
我们总是希望通过表面形式,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确定下来,从中获得一种安全感。但是出于恐惧而建立的关系,反而带来了各种问题和冲突。
C:看看亿万家庭的这种内部问题,鸡毛蒜皮,冷战,出轨,家庭暴力,不在少数。
在追求安全感的前提下,人的关系变得很复杂,变成一种交换,互相压榨,互相利用,互相依赖对方,来获得一种精神稳定。
当一方不太喜欢另一方的时候,这个关系就打破了。因为从另一方无法再获得情绪的平衡、精神的平衡,这种平衡被打破之后,另一方就开始暴力了。
这种暴力不是说非得是肢体的暴力,包括精神上的暴力,冷漠、嫉妒、憎恨、埋怨……这跟同性、异性有关系吗?没有关系的。
我们得问问自己,在这样一种形式中有爱吗?
爱是什么?爱是一种画面感吗?爱是情人节送玫瑰吗?
爱是一种喜欢,是一种占有吗?
我爱你,就意味着我不爱其他人了吗?
我喜欢你,就意味着我不想让别人喜欢你,对比对?因为我想占有你。那是爱吗?
▸
爱是什么?我们在想法里面去构建各种关系,各种形式上的关系。但真正的爱没有任何关系,因为爱不可能在想法里面出现。想法里面只有愉悦、痛苦,有喜欢,也有不喜欢,但想法里面没有爱。
爱是自由。
让你自由,这是我对你的爱,
让所有人自由,如果我能做到的话,这是我对所有人的爱。
真正的爱是自由,TA跟男女有关系吗?它跟朋友、夫妻、同事,跟这些定义的关系,有关系吗?
很多人困惑于朋友之间和爱人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不同?或许你已经有了答案——都是各种想法构建的不同。
但我们说的是爱,爱是自由,自由是爱。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如果我们能让彼此自由自在的活着,这就是爱。
如果爱是你活着的目的,那同性恋、异性恋不再是你关心的话题。
无论是两个男人在一起,两个女人在一起,或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起,或是一个人,无论你选择怎样的形式,无论选择哪一种由想法构建的形式,如果有爱,你关心这些形式吗?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追求活的形式,要么同性恋,要么异性恋,等等?
当你能够自由自在的活着,
你心中充满爱,
你怎样活的形式还重要吗?
J:如果对爱和关系,有扎实的哲学思考,肯定能帮助一个人抵抗社会上的偏见和压力。为什么现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因为自己也没有特别的确定、确信。
C:如果你找到一个同性的人,能够给对方带来真正的自由、快乐、自在,我想这种爱会让你去克服一切困难。
爱,能战胜一切。
这句话说了不下一万遍,已经成了陈词滥调。咱今天再说一遍,只有理解什么是爱,才有可能找到爱,才有可能战胜一切。
▸
J:那就是说,我们谈同性异性,还是执着于一个人的躯壳和外表,你有一个男性的身体,一个女性的身体。
如果放下生理上的不同,就是两颗心在一起。两颗都能够走出想法的心,无论装在什么样的躯壳里都会有爱,甚至只有一颗心也没问题。
C:我们人总是容易被各种形式所框限,特别是在这种人类的关系中,有太多由想法构建的形式。如果我们走不出来,内心必然会充满各种矛盾、冲突、不自在。
但如果我们能够看清这一切,行动起来,做你自己,你还担心别人的眼光吗?你还担心社会的评判吗?
社会是什么?社会不也是一群人吗?大家的生活就那点事,你看破了,你还在乎他们吗?
人最大的兴趣是什么?你可曾问过这个问题?
人最大的兴趣是什么?放掉各种托词,各种借口,人最大的兴趣就是TA自己。
还整什么喜欢不喜欢,还担心别人的看法言论,社会对你的排斥……
社会的最大兴趣是社会TA自己。
社会是由每个人组成的,你要意识到每个人的最大兴趣还是TA自己,这不是说自私,不是说以自我为中心,这得分清楚。
我们所说的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是因为人活在想法里面,用想法构建了自我,通过想法的运转,让自我利益最大化,同时以自我为中心,产生各种冲突矛盾。
人的最大兴趣是自己,这是由生理条件所决定的,你要活着意味着你必须以自己生命体为中心,为了生存自保,它跟想法无关。
你不必担心别人怎么想,每个人真正关心的是TA自己,没有人真正关心你是怎样的,每个人都没有时间来排斥你。TA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活着,不带偏见
J:当你看清了别人的这种偏见,所谓的歧视、狭隘和排斥,都来自于他们内心深处害怕被群体排斥的恐惧,当看清这一切之后,你就不再介意了。
C:只要内心自由,你可以选择两个同性在一起生活没有问题,也可以有孩子,也没有问题,只要你抛弃那些糟粕的社会观念。
两个同性在一起也可以有孩子,谁说不可以有的?把这些糟粕的观点都抛弃掉,什么亲生不亲生的,完全都是观念对吧?亲生、血脉,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我们能否活着,没有任何的意识形态?
我们能否活着,充满爱,不带有任何的画面或偏见?
▸
J:咱们谈论了这么长时间,你前面说了那么多,关于想法、关系、爱的内容,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为什么不在最开始,就把结论抛出来?
C:空谈可以做成一个两分钟的鸡汤,但你听着不管用,为什么?因为那是我把结论告诉你,那不是你的。
但咱们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探讨,虽然是我们在说,各位在听,但我们的心都在跳动,对不对?
去探索这个问题,一起在思考,一起去看这个问题。所以到这里咱们一起把这个结论推出来了,
这是你的结论,也是我的结论。
这是你的发现,也是我的发现。
这种发现,它比被告诉要强百倍、强万倍,对不对?
所谓多数人只是我们的一个想象,每个人都困在TA自己的思维套路里面。
你可能曾经因为所谓的性取向,这种少数群体而感到自卑;
当你发现内心自由的时候,你依然属于少数人怎么办?
管他们说什么,对吧?什么也不管。
只要你能看清这一切,让内心自由自在,让你的生活充满爱,怎么活,都没有问题,对吧?
无论那种形式,只要你看到本质,都会发现真相。
西方社会对同性群体更接纳吗
J:很多人印象里,西方社会对于同性群体似乎更加接纳。据你观察,是这样吗?
C:其实很难比较。
首先,西方社会非常偏个人主义,这意味着每个人之间有非常强的界限感,这种边界感意味着别人不关心你的事情。
所以在个人主义社会里面,大家寄希望于发声、声张,所以才会出现西方这种言论环境,所谓的言论自由,也很唬人的。
这个话题,咱们以后会谈到。
在这样一种言论环境里面,所谓的西方同性恋群体也会去发声,就给人一种比较自由的感觉。
但你放到个人身上,那些偏见依然在,只是因为这种边界感,把这些偏见、非常个人化的判断都给压制下来了。
别人不关心你,所以也不会在你身上发表言论,但这不代表TA没有言论和想法。
你看,西方在过去几十年,同性群体也一直在探索,最开始只有一个标签,就是同性恋,现在已经发展成多个标签——LGBTQ。
五个字母分别对应着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跨性别者(Transgender),还有酷儿或对其性别认同感到疑惑的人(Queer)。
大家需要意识到这个标签的局限,对不对?
当你去依附于某个标签的时候,你必须得妥协,因为那个标签无法定义你,所以在西方社会才会出现这么多的标签,细分到最后,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变成一个标签。
所以,从这里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不要给自己贴标签,因为你不贴标签和贴标签,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贴来贴去,你自己属于一个标签,和不贴标签是一样的,它只是把人群分得稀碎。
人类总是通过想法、标签来划分,你属于这类,我属于那类,这是人的一个思维习惯。
J:就好像在植物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每个植物上面都有一个小标签,写着植物的名字,然后属于什么科,有什么特性。
当你走在植物园的时候,会发现满园子的植物,每个植物身上都挂着一个小标签。
C:当你去看介绍的时候,你就看不到树了,你也看不到那花了,又进入想法了。
你看,人类给自己设了多少局,让自己陷入想法里面,到植物园里也不得安宁。
说回到通过标签来划分,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对「群体」的一种幻想,好像真的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能够互相支撑,形成一个社区。
群体的产生,一定是基于想法的划分。我们通过想法构建了各种群体、各种圈子,它们正在分割我们彼此。
为什么要用同性恋、异性恋来分裂我们彼此呢?让我们互相看不顺眼,互相冲突难受,为什么要这么做?
撕下标签,大家都是人,不要让这种群体的幻想,让自己产生一种反应,觉得自己是一个少数派,一种被孤立、被隔绝的假象。
所以,对于有这样一种心态的朋友们,咱们能否向内走,去观察内心世界,去理解这一切,也就是冥想;不是静坐的形式,而是向内观察,去理解人类各种荒谬的形式。
当你否定这些形式之后,你会感到特别自在,因为你看清了一切,你否定了它,你接受了此刻的自己,不再寻求。
▸
这期空谈里,咱们一直在讨论这两个词——同性恋、异性恋。
这两个词语无非对应一些画面,但你的人生不是那几个画面。如果你被这两个词语的对立所劫持,你的人生就被框限在这些无聊的画面里面。
在这些画面之外,是一个无边无量的人生,而自由自在、快乐都在那里面,能否不去给自己贴标签?
不得不说当下的媒体、舆论,通过各种形式在加强这些画面,这些画面的加强和宣传,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但你的人生跟意识形态没关,你的自在自由一定是在各种意识形态之外。
意识形态就是各种想法的组合,形成一个想法的体系,叫做意识形态,它很广泛,我们要保持觉察。
认清自己,不被这些表象所框限,也不要着急去给自己贴标签。
▸
咱们已经讨论了这么多,你会发现人在追求各种形式的背后,实际上渴望的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但却不知道爱是什么。
如果你已经清楚了什么是爱,还要去追求一种特定的形式吗?我这辈子非得单身,非得是异性恋,非得是同性恋?
在定义同性恋、异性恋或单身的时候,人就被这些有限的画面所框限。
只要我们心在当下,从幻象中、从想法中走出来,人生是一个无边无量的状态,充满了无限可能。
即便是异性恋,可能将来某个时刻,在同性中发现了爱。反之亦然。
既然是去找到真爱,找到在想法之外、没有任何排斥、不属于一个人,也不属于多个人的爱,形式还重要吗?
▸
带着一个开放的态度去过你的人生,去感受内心的动态带来的美,这种美一定在想法之外、言语之外,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物体,不是从小在教育中你被告诉的美。
这种美跟任何物体没有关系,它或许是人生真正的美,世界上唯一的美,这种美一定是出于自然,存在于自然中。
当你看清这一切之后,你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去过你的人生。不被各种想法,各种意识形态,各种观念所左右,正是这种自由的人生才充满爱。
当人充满爱的时候,TA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
好,以上就是谈性取向的所有内容。咱们下期再会~
(收听节目音频,亦可转至微信公众号Mindiverse的页面 —— 《空谈 · 性取向》 )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