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个非常基础的话题,那就是「感知」。当我们去细致地观察内心世界,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内容如下——



问: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感知 / perception。这个词在英文里常提,但在中文里不那么常见。

C:它看似抽象,却无比实际,非常贴近每个人的生活。

问: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呢?

C:从这个方面来理解内心、理解冥想,是一个非常好的角度也罢,表达也罢,思维也罢。

从内心世界的规律来看,人的所有精神挑战都来自于对世界不合适的感知。

世界即内心,内心即世界。

当我们无法去合适地感知内心的活动,也就意味着没有理解内心的规律,更意味着困惑。

这是为什么我们内心如此混乱,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精神挑战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一起去探索一下,感知究竟是什么?

去理解一下感知、冥想、想法等等,看看我们能否把这些贯穿起来,能否对冥想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感知是什么


问:能不能先举一两个例子,说说什么是感知?

C:你看「感知」既包括了感觉,感觉来自各种神经元的活动,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的知觉,比如说冷热疼痛等等;

还有认知层面,也就是各种的底层想法,以及我们人对这些底层的想法/画面的各种反应。

这些感觉以及对想法的反应等等,在一起交汇出来的,就是感知。

咱可以举几个例子,大家尝试通过这几个例子来结合自己的感触,体会一下什么是感知?

比如说,在一个非常冷的夜晚,我要去跑步,刚出门的时候感觉特别冷,于是我想,那我就只跑10分钟吧 。

但跑了10分钟之后,身体已经变得热起来了。我的感知发生了变化,我想,那我可以再跑10分钟。

你看,这样一个过程,意味着一个感知的变化。因为身体温度的变化,导致了自己对周围环境感知的变化。刚开始觉得冷,之后又觉得不是那么冷。





C:还有一个例子,大家可能也都听说过,18度的水,冬天和夏天的感知也不一样。

在夏天的时候,18度的水感觉挺凉爽。但在冬天的时候,这18度的水,或许还感觉挺温暖。

问:同样的,比如说,人在吃糖或者是吃肉的时候,感知也不一样。

有人可能觉得糖很很甜好吃,肉也很香,但是如果一个人的饮食观念发生变化之后,TA吃糖的时候,TA可能会联想到不健康等等,TA可能就不太想吃糖和肉了,这也是一种感知?

C:对。这个判断也会影响感知。

你看,说到食物,有人吃的食物特别咸,但TA依然感到不咸;但有人吃的食物特别清淡,稍微放点盐,TA还觉得咸。

你看,这种感知之所以不同,因为除了感觉本身,还有人的各种想法,各种观念,以及对这些想法的反应。

对想法的反应,比如喜欢不喜欢,导致对感觉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例子。每个人几乎都有不同的感知。





问:从天气冷热到食物味道,这些都是非常初级的例子。从我们身体的感觉到想法,中间跳转的过程没有那么长,有没有更复杂的例子呢?

C:咱就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我」究竟存在不存在?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感知问题。

想法/画面,以及对想法/画面的反应,它所构建的自我,到底存在不存在?

你从想法上、从智识上去理解它,你会发现,自我都是虚幻,但你是否感到自我是虚幻?

你从想法上、从智识上,的确发现,想法和自我都是虚幻。但你是否真正感觉到了自我是虚幻?

这是我们所说的深层的,或许是最深层的感知。





问:你举的例子是一探到底啊。

C:你看,物极必反,当举一个特别复杂的例子的时候,反而是最贴近每个人的例子。

问:关于「我」是否存在。现在,我能摸到我自己,我能看到我自己,感觉上,好像是有“我”这么个东西存在。然后过往的经历也都成了记忆,储存在大脑里。

好像在人类社会里,「我」的身份是很明显的,对吧?

如果一个人没有去那么细究的话,会觉得这个「我」就是存在的。

我有名字,有家庭,有我的各种所有等等,财富、身份、学历、婚姻等等,都是围绕着「我」衍生出来的这些东西。

那就是说,一个人认为自我是存在的,这是一种感知。

而当一个人通过深入探索内心世界之后,TA深刻地感受到了自我是一个虚幻的,是一个空的东西的时候,那也是一种感知,就是说,这是两种不同的感知?

C:没错。


问:这两种感知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比如说,我就站在「有我」的角度去生活,另一个人就站在「无我」的角度去生活,那会有什么不同吗?

C:在节目开始的时候我们说过,一个人对人生、对内心世界不合适的感知,这是TA各种精神挑战的根本来源。

当我们感知到自我存在的时候,尽管自我明明不存在,也恰好是这种对自我的不合适感知,让自己误以为自我存在,让自己生活的一切都围绕着自我而运转。

自我是精神世界所有冲突的唯一来源。

带着这样一个“自我存在”的感知——所谓的底层假设——造成了我们一生命途多舛,各种的精神挑战,各种的烦恼,各种的内心动荡。

整个人类的所有问题,没有例外的,所有的问题都是来自于对自我错误的感知。

之所以用“错误”这两个字,是因为自我的确不存在,但人居然能感知到,它的存在。

问:就是说,贴合真相的感知是合适的感知。

比如说,真相就是自我是不存在的。

C:关键是,你能否感到自我是不存在?

每个人经过逻辑分析,经过这种想法上的探索,都能够达成共识,自我是不存在的。

但一个人能否感知到自我不存在,那是另外一回事。





问: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你说的「感知」和「一个人在想法里的理解」,这两种东西有什么不同吗?

比如说,我整天口头也说,自我是不存在的,我要放下自我,我要过一个无我的人生。在想法里,我也能理解,自我是神经元的活动,忽生忽灭,是空的。

这种想法上的理解和你说的「感知」有不同吗?

C:这里,咱们得把这个问题展开聊一聊,谈感知,不得不谈逻辑。

你看,我们整个人类都特别推崇逻辑思维,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去探讨一下,什么是逻辑?

逻辑来自于我们的神经元的连接方式,这是逻辑的根本。

意味着真正的逻辑,来自我们的感知,不是想,而是即刻的感知,这是天然的逻辑。

但我们人类可以用想法模拟逻辑,导致了我们大多数人在想法里面,来使用所谓的逻辑进行推理,等等。

在想法里面使用逻辑,没有对与错哈,它依然能够在想法上得到关于真相的理解。

但 「想法上理解是这样子的」和 「感到是这样子的」,是两码事。
就像「我想着我很快乐」和「我很快乐」是两码事一样。

这里非常细微。

所以,在想法上理解,我们不能叫做真正的理解,真正的理解是你感到是这样子的,你的感知告诉你是这样子的,这是真正的理解。

但从想法上的理解,到真正的感知,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探索。

让想法中的理解,转化成深刻的理解,即感知。





问:你的这番话,让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常说,道理我都懂,但做不到。

网上还流行一句话,就是说“为什么懂了这么多道理,还过不好这一生”。

这个懂道理,就像你说的是在想法里,我理解这个事了,但是遇到事情,要行动的时候,就做不到了。

C:“道理我都懂”,这是自己骗自己嘛。

当遇到事情的时候,那个事情发生的瞬间,所带来的反应中,丝毫没有对真相的感知,你压根都想不起来。

事情过了之后,人往往又开始事后诸葛亮,“哎呀,我都懂”。

但在事情发生的一瞬间,在我的感知里面,没有任何真相的影子。

问:因为事情发生的时候,我的感知还是以前的那些老回路在转着。

C:这是大多数人的问题,只看到了想法上的理解,因为想法非常容易交流讨论。

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是,把这种理解转化成感知,才是真正的理解,这才是真正的「懂」。





问:真的有了那种感知之后,也自然会体现在行动上,是吗?

C:当你有了即刻的感知,这种感知包含了你深层次的理解。

你的行为、行动将基于即刻的感知,自然你的一言一行也就符合这样一个所谓的真相。

所以,为什么人通过冥想,真的理解了内心世界之后,TA本人就是真相,真相就是TA本人。

因为TA整个的感知是完全基于内心的规律。

在这样一种感知下,人充满了行动力,因为行动来自于感知,而不是想法。

来自想法的行动,要么是冲动,总是让人后悔,要么是没有任何行动。


你看,若行动来自于想法,要么是对想法的反应,它是一种冲动、冒失、草率,人很可能会后悔;

或者压根什么行动都没有,脑子转啊转,各种担心焦虑,迟迟没有行动。

若你的人生要充满行动的话,一定要是基于合适的感知。

感知本身直接触发行动。

这意味着,若一个人对人生有合适的感知,TA的行动一定是明智的,这也是我们冥想的核心——

如何让在想法上理解的真相,变成你合适的感知,也就是对人生,对内心世界合适的感知,这是整个修行的过程。


感知和想法的关系


问:感知是怎么发生的呢?

C:这个问题可能无法直接回答。

咱们先回到感知和想法的关系,看看想法是如何贡献于感知的。

我们之前谈到,感知包含了感觉,也包含了认知,来自于各种想法和对想法的反应。若这个想法有问题,感知就会有问题。

所以,理解什么是想法,理解想法本身的构架,也会帮助我们去理解感知是怎么发生的。

感觉是即刻的,每时每刻有不同的感觉。因为我们整个神经元的活动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想法也在变化。

如果我们不执着于任何想法,想法本身就不会对我们的感知造成扭曲。

想法是神经回路活动的结果,意味着想法总在动态变化;意味着如果我们的感知是基于想法,这样的感知,它也是动态变化的。

但问题在于,当我们执着于想法的时候,那想法就被固定下来。

想法一旦固定下来,对应的感知,也会被固定下来。

任何的感知一旦固定,它都是扭曲。

我们人的整个神经系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感知真相,也就是感知到内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当一个人能够深刻感知到内心一直在动态变化的时候,其实TA就感知不到自我的存在。

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却感知到自我的存在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扭曲的感知呢?

谈到扭曲的感知,我们不得不谈到想法,想法是如何扭曲感知的?这来源于我们对想法的执着。

想法是什么?

想法可以由各种符号来承载,也可以由各种画面来承载。

但无论怎样,它是神经回路活动的结果,想法一直在变,因为神经回路的活动在变,神经系统每时每刻都在变,想法也处在这样一个动态中。

但我们为什么要去执着于想法?

执着意味着让一个想法固定下来。

它本来是无时无刻在变的,“我”却要它固定下来。

为什么“我”想让想法固定下来,或者说“我”为什么要执着于想法?比如说,各种的信念、信条,大的信条,小的信条。为什么?

问:貌似是因为确定之后,有一种确定感和安全感。

C:没错。大家也发现了,执着于想法,就是去追求一种安全感——心理上的安全感。

其实当一个人在追求内心安全感的时候,TA压根就顾不上TA在生理上、物理上是否安全?

你看,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在以各种方式去极致的追求内心的安全感。

通过构建各种的想法/画面,希望能够给自己带来一种安全的感知,这跟TA的实际环境是否安全是两码事。

而这种对内心安全感的追求,它导致了对自我的追求,导致了自我的构建。

似乎有个“我”才会安全,至少TA是这么感知的——有个“我”特别安全。

尽管,这个“我”存在的时候,各种的精神冲突不断涌现。内心波涛汹涌,矛盾重重,但“我”依然没有放弃去追求内心的安全感。

你看,人多坚强呀。

忍受着自我所带来各种的打击、痛苦、矛盾,却依然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内心的安全感,继续加强自我,继续加强这种折磨。

你看,人类的生活真是一奇葩。

一旦这些想法固定下来,即所谓的执着,那你的感知也就固定下来了——“我”存在!

但「我存在」既是所有问题的开端,也是所有问题的终点。

这就是一个大的回路。

当这种自我感知不断的被加强,人就完全活在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感知,是一切扭曲的最终来源。

这种扭曲的感知,它也是片面的,因为TA把自己和他人分开来,我是我,你是你。

所以,咱们可以比较,我跟你比,我跟他比,各种的羡慕嫉妒恨、贬损、指责、算计,我就是整个世界。

当人活在自我感知的世界里,TA的各种行为也都彰显了自我,比如说,各种的强加、表达、评论、阐述和影响。

你看,说到这里,咱们发现了,我们对想法的执着,导致了想法固定下来,产生了我们对自我存在的错误感知。

我们在这种感知下继续生活,继续产生更多的矛盾摩擦,整个世界的问题,所有问题都来自于这种错误的感知。

人在这种感知下,会不断地在想法里面寻求愉悦,不断的去避免想法所产生的各种烦恼和痛苦,进一步加强了自我为中心的视角。

但问题在于整个的想法本来是动态的,但想法一固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是对内心的一个分裂。

内心好比一条长河,你在中间拦了一个大坝,去阻碍水的流淌。这固定的想法本身是对这条河的一个分裂。

分裂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这种动态中充满了冲突。

这也是为什么,当人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冲突满满,因为底层的神经元充满了冲突。

所以,咱们说到这里,你看它是个回路,又转回来了,回路就是一个圆圈。

问:怎么从当下这种「自我的回路」跳出来,跳入到所谓的「无我的回路」?

C:能否即刻清空想法,即刻走出想法,即刻觉察任何一个想法,不让想法滞留,不执着于任何想法,能做到吗?

当你问怎么做的时候,其实你又进入了想法,对不对?

当你问如何做的时候,那个“我”又回来了。

能否即刻走出想法,即刻走出对想法的反应,不让感知扭曲。

只要你不用想法去扭曲你的感知,你才能感知到真相。

正是因为我们长期活在想法里面,让想法钩织了各种的幻象,我们执着于这些幻象,每个人对想法的感知不一样,但终归是扭曲,我们能否即刻走出想法,清空你的意识,让感知不再被扭曲。

惠能也说过嘛,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只要我们能够觉察到细微的想法,也就是各种细微的自我,那种觉察本身,将会让内心对那个想法不再执着。

即刻清空,意味着你要看清才可以清空,清空才可以看清。

它不是一个线性关系,它还是一个套路,一个循环。

问:你说到清空想法,在呼吸冥想当中,不断回到呼吸的感觉,就是清空想法的一种方式?

C:如果那一刻你是在感受呼吸,而不是在想象呼吸。

很多人在冥想的时候,其实是在想象呼吸,但TA没有意识到。

问:在冥想中,还有一种想法是“提醒自己要清空想法”,就是对自己说话,这也是想法吗?

C:“提醒自己清空想法”,自己是谁?不还是自我吗?这还是在和想法交互。

这样的话,还是在加强自我。

能否即刻感受呼吸,去感受就可以了,无论想法出现与否,任它来去,任它自生自灭,你去感受呼吸,而不是告诉自己,“我要清空想法”。

因为当你在说话的一瞬间,你又被文字所钩织的想法带跑了。

所以你看说到这里,语言所能够描述的是非常有限的。

语言本身不是它所指代的东西,这意味着每个人需要超越语言,去理解这一切。

即便是我们这样一次谈话,每个人也需要去超越语言,去理解这些话背后指的是什么,而不是字面意思。

对内心世界合适的感知,这既是冥想的开始,也是冥想的结束。

只要一个人能够即刻清空想法,保持内心的寂静,那TA对内心的感知的扭曲就会消失。

当我们能够清空内心的想法,清空各种的“我”,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就会恢复正常。

通过这种感知看世界,是清晰的,非常通透的,更是自然的。

因为此刻你的内心已经回归了自然。

自然是什么?

自然是整个宇宙、整个生命的运转规律,我们内心神经元活动的规律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存在独立于任何的想法。

若人一旦执着于想法,TA的感知必然会被想法扭曲,也必然跟自然脱节。

若感知没有被扭曲,TA的感知就是内心的真相,是即刻的,瞬间的,不可维系的。

因为一旦维系,就出现了对想法的执着,也不再是真相。

说到这里,咱们还得稍微再提一下语言的问题。

语言是我们各种想法/画面的载体。

语言的滥用让我们很容易对滥用语言所造成的想法,产生执着,进而产生对内心的扭曲。

这样语言就变成了扭曲感知的帮凶。

对于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语言即内心,内心即语言。

我们能否保持对语言的觉察,谨慎使用语言?

不再滥用语言,否则滥用语言,会导致各种荒谬的神经回路的交错,产生各种错误的感知。

而冥想是让我们对内心世界有一个合适的感知。

在这样一个合适的感知下,想法自然的息止,这也就变成了冥想。


感知和现实的关系


问:感知和现实又是什么关系呢?

C:现实是一个人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感知。感知更加的细微,现实是感知的一个集合体。

这里听上去很抽象,因为我们定义了一个现实,一个感知。但实际上,从神经元的活动上来看,感知既现实、现实即感知。

当用语言描述的时候,感知更侧重于和感觉、想法相关的细节,现实更加的宏观而已。

当我们真的放掉语言来看的时候,你会感受到,现实和感知没什么差别。

现实在宏观上,感知在微观上。


所以,冥想,就是让我们对人生有一个合适的感知/现实。

这种现实是基于事实、基于自然所构建的,它是不可撼动的,没有冲突的,自由自在的。

但你看,大多数人的感知/现实,几乎完全是基于想法构建起来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文化等等。

由想法所堆积的感知/现实,是非常稳固的,好像是真的一样。

这个“我”是这个现实的中心,周围人也都是这个现实,大家互相加强,以至于没有人敢去质疑一下,“我”真的存在吗?

一个人TA的生命体、肉体必然存在,但这里的“我”,指的是心理上的“我”,究竟存在不存在?

在由想法堆积和扭曲的感知里,“我”牢牢的存在,这变成了我们生活最基本的假设和信仰。

在不同的文化里面,“我”有不同的展现。

在宗教里面,“我”可以投射为某种神、上帝。

在没有宗教的国家里面,那些号称无神论者,只不过是把“我”投射成那些更加物质的东西。

所以,“我”的存在变成了这么一个极其顽固的信仰、信条。


为什么冥想?冥想,就是去恢复那些被想法扭曲的感知/现实,回到以自然、以真相为基础的现实。

活着像个人。

通过冥想,通过观察我们的内心世界,来获得一种合适的感知。

合适的感知,意味着感知必须是每时每刻,对应着合适的感觉、合适的想,而不是把想法/画面固定下来。

感知到一切都在变化,去感知到你每时每刻的感知也在变化,在这种没有任何扭曲的感知中,一个人在触碰真相。

这是对“我”存在的幻象,最直接的也是最终的、最深刻的否定。


合适的感知内心世界,合适的感知人生,意味着是从整体上彻底理解内心世界的规律,这变成你的感知的一部分。

进而,你的整个行动是完全基于对内心真相的感知。

而不是基于对某些想法的反应。那些想法要么是冲动,那意味着一个人很可能会后悔;或者人陷在想法里面,什么行动也没有。

如果一个人的行动是基于合适的感知,感知到人生的真相,内心的真相,TA的行为一定是理智的、合理的、充满能量的。

所以说到这里,你会发现冥想,就是怎么生活,怎么过人生,怎么过人生意味着你有一个怎样的感知。

不合适的感知,意味着想法扭曲了人对生命、对自然的感知,TA的生活也必然出现各种的偏颇。


问:说到想法对感知的扭曲,让人想到两个例子。

比如,要知道一个苹果是什么滋味的,亲自去尝一尝就知道了。

但如果事先有人告诉你,这种苹果特别酸,而你也让这个想法滞留下来了,那你可能不会去尝这种苹果;即便尝了,这种印象也可能影响你对味道的感知。

再比如说,我们所住的房子,能够遮风挡雨,这是它的一个用处。

但是在中国社会里,很多人都给房子赋予了很多意义,房子成了“我”的一部分,甚至和我的财产、安全感、身份捆绑在一起。

C:你看,“我”住一套豪华别墅,这也是想法对感知的严重扭曲。

本来房子只是人作为动物的一个栖息地,来遮风挡雨。

但你看经过人类想法的“升华”,让整个文化里的人,对房子的感知,发生了很大改变。甚至房子都变成一个市场,炒来炒去,买来卖去。


问:这两个例子里面,也隐含着感知和行动之间的关系。一个什么样的感知,可能会产生带来什么样的行动。

如果“我”觉得这种苹果特别酸,我就不会去碰这个苹果;如果“我”认为这个房子极其重要,所以会付出很大的努力,去买房子。

C:这样的感知,特别容易被人操控和利用。

你看,人只要活在想法里面,TA的感知基于想法,那TA的想法就容易被影响和操控。

各种所谓的洗脑、营销,全是通过影响别人的想法,来改变别人的感知。





问:比如,可口可乐的广告里,经常呈现那种特别欢乐、喜庆、高兴的那种氛围,也是通过这些画面去唤起人们对它的好感,然后去消费。

C:一方面是商家别有用心,另一方面是人总活在想法里面,两方卯上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都是因为人完全活在想法里面,所以会有各种想法之间的博弈、影响,通过影响来改变人的感知。

如果一个人走出想法,意味着TA要走出所有的影响,然后清空了过去的想法,这个时候的感知是自然的、合适的,特别锐利,也特别清晰。TA能一下看到问题的根源,不再困惑。

当你的感知是基于看清一切的时候,基于这种感知的行动,必然是非常明智,非常果断,也非常有力量。





好,以上就是 空谈 · 感知 的内容。

最后,咱们还得强调——

去理解这一切,意味着一个人必须得放掉对语言的执着,要彻底超越语言本身的逻辑所带来的误解。

语言的逻辑不是内心的逻辑,语言的逻辑是一种构造,而内心的逻辑需要每个人去感知、去观察。

好,咱们下期再会。


(收听节目音频,亦可转至微信公众号Mindiverse的页面 ——  《空谈 · 感知 · 全文》  )



返回空谈目录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