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加入今天的空谈。今天,我们来聊聊魄力。内容如下——
▾
问:在冥想的人群中,我们经常能观察到这样一种心态——犹犹豫豫。
要么是一直没有拿出魄力,严肃认真地冥想;要么是在冥想之后,看到了整个社会心理构架给内心带来的问题,但是内心里面又不敢彻底地跳出这个框架。
Cico,你怎么看待这种犹豫、徘徊、不果决?
C:你看,绝大多数人都活在想法里面,整个生活大部分都是由想法购置起来的——各种的愉悦,各种的确信,各种的稳定,都是依赖这个想法。
这个想法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社会框架,意识形态,信仰……
这种大脑过度依赖想法来汲取愉悦,让整个生活、心态保持短暂的平稳,这样一个即刻的需求非常的强劲。
但要放下这些想法,彻底的放下,这意味着一个长期从想法中寻求各种确信的内心,要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换句话说,彻底放下想法,本身能够触发一个长期跟想法为伴的内心的极度恐慌。
一个活在想法里的内心,有各种的愉悦来不断维持情绪稳定。
同时,这样一个内心充满了恐惧,因为恐惧来自于想法。想法的一点点变化,内心就感到恐慌,更何况是放下所有想法。
即便是冥想、严肃的对待人生、放下想法,这本身意味着一个持久的、内心的平稳、安全。但这样一个放下想法的过程本身,也会带来即刻的恐慌。
所以,在放下想法,清空所有意识——这样一个大的任务面前——内心惊慌失措,犹犹豫豫。
各种想要知道冥想更多,想要获得更多的确信,但始终无法亲自去做,因为这样一个即刻的恐慌还在。
一个活在想法的内心,它总是去追逐愉悦,这意味着它害怕、排斥任何一丁点不是愉悦的东西。
而这样一个深度探索的过程,本身也会对内心带来短时的扰动。但那样一个心拒绝任何的扰动、问题。所以,在这样一个内心探索的过程中,陷入了僵局。
▸
问:刚才你提到想法带来的愉悦,这里的这个“愉悦”,它是指什么呢?是当画面在脑海中浮现的时候,我们从那个画面当中汲取到的那些满足、快乐吗,还有什么呢?
C:成就感,满足感,想法带来的安全感,都是愉悦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这些愉悦本身其实跟现实无关,而是脑海里的画面、想法、观点。总之,跟现实无关,都是一些大脑自己衍生出来的东西,所带来一种良好的感觉。
这里啊,咱们得把这个「愉悦」和这个「快乐」稍微区别一下。这是一个非常细微,但也很重要的话题。
你看,大脑从各种跟现实无关的想法里面,获得一种安全、稳定等各种愉悦,这跟人「感到快乐」是两码事。
快乐来自于一个平静的内心,一颗平静的内心在想法之外,意味着这样一个内心不受想法主导。在平静中,内心感到的那种喜悦,跟现实直接相关,那是快乐。
而从想法中所获得的愉悦,是大脑寻求某种刺激的结果。这个刺激本身意味着神经元的活跃、活动。
你看,一个汲取愉悦的大脑,就是一个寻求各种刺激的大脑。
“我”要寻求各种的积极性、正面性,从言语中或者自己找到一个说法,让自己能够积极地看待这样一个事情。
但不巧的是,只要内心去寻求刺激,内心就制造了一个反面——不积极,消极。
而冥想——观察人生——意味着既不积极也不消极,而是客观的观察。
所以,一颗寻求愉悦、寻求积极性的内心就无法看到现实,去看到现实本身就是要拿出魄力。
放下对这个积极性的追求,就如实的看这个世界,看自己。这样一个事情,对一个一直在寻求愉悦大脑的来说,需要拿出十足的魄力。
即刻切断这个瘾,这个对愉悦追求的瘾,这个对愉悦寻求的瘾。
这个切断本身就是魄力,意味着去观察这样一个戒断反应,本身也需要魄力。
我们得看到,放下这个愉悦,大脑会陷入到一种不确定状态,但大脑又想继续汲取愉悦。
当大脑被放入到这样一个未知的状态里面的时候,大脑惊慌失措。
恐惧,就是戒断反应。
▸
问:作为这个戒断反应的一部分,这个自我可能会升起这样一个疑问:因为现在“我”手里有这个想法的愉悦,如果真的放下了,那愉悦没有了,生活还有什么乐子呢?
这是在想法里想象,会生出的一个恐惧。所以,很多人听到冥想就不想再去了解了,因为那个画面在强烈地阻碍他们去了解这个东西。
C:因为这个愉悦来自于想法,来自各种细微的画面。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愉悦非常的短暂、不稳定,因为想法就从来没有稳定过。
你看,一个活在想法世界的人多么的不靠谱,因为想法在变,人也在变。
同样,这个愉悦转瞬即逝,大脑还渴望愉悦。所以,大脑就不断的去寻求愉悦,去想方设法去制造愉悦。
问:所以,内心总是不满足,因为这个愉悦,享受到了,大脑就适应了,然后又去追逐下一个愉悦。
C:这意味着大脑不断去寻求各种刺激。大脑一旦不断追求这个愉悦,那意味着大脑会变得越发的躁动,去激活更多的神经元的活动。
当愉悦产生的时候,大脑恐惧,害怕愉悦消失,所以希望能够让这个想法固定下来。
问:这个大脑的恐惧,可能是在一瞬间升起的一个事情。
愉悦来的一瞬间,大脑想,哎呀,这个愉悦没了怎么办?怎么才能留住这个愉悦,这一瞬间,恐惧就升起了。
C:所以你看,人类想方设法把这些想法能够固定下来,希望能够让愉悦永存。
比如说,这个,全世界各国各种的节假日,本身都跟这有关系。现在这个节日都过了好几千年了,真的能够带来愉悦吗?还是更多的时候是限制了我们内心。
但你看,文化传统、甚至意识形态本身,很多时候都是让某些想法固定下来,持续带来愉悦,但看看现实,是否真的带来愉悦?
想法一旦固定下来,意味着这个刺激被固定下来了,意味着这样一个模式被固定下来了;
一旦想法固定下来了这个模式,这个神经元的运转模式也就被固定下来了。
但在我们整个内心神经元层面,它的活动从来是没有任何模式的。这意味着一旦有模式固定下来,冲突立刻产生。
这种神经元的冲突,会展现为我们各种外在的问题。
问:模式、想法、固定下来……这里有什么例子吗?
C:那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实在是不想举,那就举这样一个例子。
你看,春节,对应着各种的想法,随着习俗固定下来。
当你真的去遵循这些习俗的时候,你内心什么感觉?真的有愉悦吗?还是各种的自我反应又来了?
当有这些习俗在的时候,你感到自在吗?
当有了模式存在,意味着你的内心要去遵循这个模式,这个遵循本身就是冲突和问题。
我们想着这种模式固定下来能够带来愉悦 和 你实际去遵循它是两码事。
遵循的时候,大脑需要去适应这样一个模式,本身就有冲突。
问:就是说内心每时每刻都是在动态变化的,内心并没有准备要过节,但是日历上显示要过节了,那整个内心都要往那个方面去调整。
根据一个外在的这个所谓的节日来调整自己的想法,行为,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对内心的动态也是一个影响、扰动。
C:随着大家这个生活阅历的增加,你看这个年味是越过越淡,这也是大脑一个自我保护。
▸
问:今天咱们要谈魄力,但是要谈它,就不得不谈到下面一层的问题,就是想法的愉悦。
想法带来的愉悦,能不能看清,放下,能放下,那就是魄力。
C:对,有这个魄力,内心才能感到平静,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快乐。
当内心体会到什么是快乐的时候,内心再也不想要愉悦了。但这个过程,你得拿出魄力。
问:当内心不再寻求愉悦,生活中,就没有愉悦了吗?
C:刚才咱们探讨了整个愉悦是怎么来的。愉悦有它的意义,人生需要有愉悦,否则人生没意思,对吧?
刚才咱们也指出了问题——愉悦是非常短暂的。若我们内心一直寻求愉悦,那内心变得混乱不堪,问题迭出。
恐惧和愉悦总在一起。
能否看到内心这种去追求愉悦,汲取愉悦的荒谬?
但这需要一个人通盘的理解内心。
问题不是去放弃这个所谓的愉悦,而是能否内心不再去追逐愉悦?
这和内心有没有愉悦是两码事。
冥想的过程,或者说,冥想的人生就是一个全知全觉的过程,意味着你要完全觉察到你的想法,觉察到这样一个汲取愉悦的过程。
问:就是知道自己在从想法中汲取愉悦。
C:当你意识到你在汲取愉悦的时候,内心变得特别的警觉。
因为内心知道,汲取愉悦会带来麻烦,会带来问题。
所以,这需要内心看清愉悦的本质,看清所谓的寻求愉悦的危险,这个寻求的危险。
当内心不再寻求愉悦,
愉悦才可能适得其所。
问:就是说不指着这个想法里的愉悦活。
C:没错。
问:不是说“我”生活当中有些烦恼、问题,然后“我”就一头栽进这个想法的愉悦当中。
C:那是逃避,所以,愉悦变得特别重要。要是没有愉悦,生活,要么乏味,要么充满了各种的痛苦、辛酸,这都是活在想法当中的那个状态。
所以活在想法里面,若没有愉悦,这生活咋活呀,咋过呀,毫无意义,问题多多,所以,愉悦变成了大部分人生活的意义——所谓的意义。
但这样一个状态跟快乐的人生是两码事。
快乐人生一定是在想法之外,一定没有各种的追逐愉悦。
当一个真正快乐人,意味着TA的每一刻都过得美滋滋的,TA干嘛还要去寻求刺激,自找麻烦呢?
一个寻求刺激,自找麻烦的人,怎能快乐呢?
你看,想法里面什么都可以变得可能,但冥想就是亲自让你放下想法,看到什么真正可能,什么真正不可能;这才是活在现实,这才是真正的活的艺术,活在真相的艺术。只有亲自去活,才能验证想法的荒谬。
所以你看,想这么多白想,不如此刻、即刻放下想法。
否则永远在想,想啊、想啊、想啊,想个没头,想的天花乱坠。完全看不到现实,完全不在当下,只有当下的生活才可能带来快乐。
整天想着,“我要成为那个”,“我要变成这个”,“我要拥有这个”,“我要实现那个”……
人活在想法里面,就完全活在这样一个叙事里面,充满了各种的时间点。
问:当走出想法,去面对这一刻的时候,就是看清现在的这个现实。
C:不是通过言语的描述那个现实,不是通过“我”用什么词语标签来定义那个现实,那就是自我欺骗;而是亲自看到,没有任何的判断、演绎、谴责,这需要魄力。
▸
问:有的时候,魄力会不会这样产生呢——
当一个人在想法里,TA经受的痛苦,远远大于TA在从中汲取到的愉悦。
C:这变成一个很大的助缘。帮你推下去,结果你发现,你没摔死,还很快乐。
问:有些人因此开始了彻底理解自性,理解内心的一个旅程。
但是,为什么有些人经历了极大的痛苦,但是仍然没有生出这种彻底放下想法的这种魄力呢?
比如说有些人在事故当中失去了自己的亲人等等,是因为有人没有去告诉TA吗?
有句话叫“迷人经累劫而不悟”,TA也经历了很多痛苦,但TA仍然在想法里面去汲取那些愉悦,比如说到处去寻找新的精神信仰,等等。
C:你看,无论经受多少所谓的磨难,挑战,在想法里面去寻求愉悦(安全感、确信感、自我欺骗的说法),总比拿出魄力要容得多得多,这种容易本身又是另外一种愉悦——通过比较产生的愉悦。
宁可在想法中继续汲取愉悦,也不愿意放下。
问:就是说,魄力的产生,最重要还是看清,看清这个想法里的愉悦,方方面面的问题,这种愿力可能自然就生发出来了。
C:但这种看清呢,是一个一体的过程,相互交织的,你要先拿出魄力静下来才能看清,但同时你看清了,会让你更有这种魄力静下来。
只要拿出魄力,不为想法所动,特别是愉悦,还有各种的痛苦、反应,全然的观察。
观察,让内心平静下来,内心从平静中感受到快乐。
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完全把人性的内在美展现出来,而不是大脑一味的去寻求愉悦。
咱没有去否认愉悦的重要性,而是要看到愉悦来自想法这种不稳定,大脑这种汲取、追求、寻求愉悦,所带来的整个大脑的混乱,无序;
拿出魄力,放下从想法中汲取愉悦,放下各种的念头。在观察中,内心平静。在整个的人生的行动中,闪现出人性的内在美。
这种状态下,内心不需要汲取愉悦,一切自然到来,源源不断,这就是快乐。
但促使整个过程的发生,这样一个彻底转变的过程——从汲取愉悦,到快乐的状态,需要一个人拿出魄力,hold住。
在这样一个转换的过程中,不为想法所动。
一直全然的观察,
全然的接纳,
让这一切自然的发生,
这本身就是整个内心魄力的展现。
问:而且这个魄力,它只发生在这一刻,也发生在每一刻。
如果想着,哎呀,“我”忙完现在手头这些事情,我之后再拿出魄力,我一定拿出魄力,严肃对待冥想,得,这不是魄力,这又掉进想法的自我欺骗的漩涡当中了。
C:所以就是在这一刻,在每一刻,我们放下对想法愉悦的追逐,放下各种的念想,不是说没有想法,而是放下它。
从心里面彻底否认它的重要性,让能量不再耗散于这些想法,不再耗散于永无息止的冲突和汲取愉悦中。
这样能量才能够即刻用来观察内心,理解内心,而这整个过程本身就是魄力的最直接展现,在这一刻。
不光是探索内心需要魄力,其实整个生活需要你各种各样的行动。
行动的发生本身就是魄力,一旦内心被想法带走,也就没有了行动。
所以,这整个探索内心的过程,整个理解内心的过程,所谓的冥想、禅也罢,其实就是过一个有魄力的人生。
一个有魄力的人生充满了行动,
想法有它的位置,
但想法从来不去主导这个人生。
问:嗯,好,那关于魄力和想法里的愉悦,咱们就聊到这儿吧,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咱们下期再会。
C:咱们下期再会。
(收听节目音频,亦可转至微信公众号Mindiverse的页面——《空谈 · 魄力 · 上》 《空谈 · 魄力 · 下》)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