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起来品读《道德经/老子》的第66章,原文如下——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audio-thumbnail
老子正解 · 第66章 · 全
0:00
/14:02
audio-thumbnail
66-1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0:00
/2:16

问:来看第一句,「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百谷」即百川,古汉语字典里说,「泉出通川为谷」。

「王」有天下所归往的意思。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川的所往之处,因为它善于谦下,所以能为百川所往之处。Cico怎么理解这句话?


C:你看,这句话本身是比喻,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始终处在最低的位置,对吧?这样百川才可以汇聚于江河。

那对于这颗心来说,能否处在一个低的位置上,意味着能否真正的谦卑、谦下。

自然的道理完全适用于内心,位置越低,自然是汇聚良缘,汇聚善缘;位置越高,越是高处不胜寒。所以这句话老子旨在指明,谦卑、谦下的绝对重要性、绝对必要性。

谦卑是一个内心的品质,装不出来。你看这个世界很多人都在装作谦卑,故作谦卑,但那个不是谦卑,不是谦下。



audio-thumbnail
66-2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0:00
/6:07

问:好,接着往下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上」在道德经里出现了十几处,都有好、最好的意思,「上善若水」,这里的「上」是指什么呢?


C:领导、引领。人类这个物种在物理上需要领导,需要引领,生存所必需啊。

但人类的意识活动极其丰富,物理上的这个领导位置,心理上必须得谦下,才可以「冲气以为和」。所以,圣人治国,圣人作为这样一个领导——其实也只有圣人才具有真正的领导力。

很多时候需要领导,需要所谓的“发号施令”,加引号,不是为了一己的目的,而是这个圣人不得已而为之的时候,那自然必须得保持一个特别谦下的姿态。

这才可以让领导适得其所,「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问:好,往下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之前有一句是,「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先」和「后」在这里是指什么呢?


C:这个「先」不是说什么特权,不是什么特殊优待,而是能否以身作则?让这样一个模式、模范能够凸显出来。

因为圣人治国是无为治国,无事治国,那圣人在发挥ta的真正的领导力的时候,一切都是以这个谦下为根本,所以把自己的利益完全放置于所有人之后,那自然这个姿态在所有人之前,所以「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这个「欲」,不是圣人的欲望,而是不得已,适得其所,也只有这样,这个真正的领导力才可以发挥效应。


问:好,接着往下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字面意思是,圣人处上,但民众并没有感到负担沉重;圣人处前,民众也没有感觉受到了妨害。对这两句Cico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C:你看,这个「处上」和「处前」是一个意识活动的相,非常容易显著,对吧?这个权威感很容易变得特别强,也只有圣人这样的状态,特别的谦卑才可以「冲气以为和」,把这样一种权威感给去掉,那自然这样一个相,不会在民众中滞留,所以民不重。

那「处前」这样的状态也不会让这个民众产生问题、产生冲突、产生矛盾、产生恐惧,所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问:这个「处上」仅仅是个相吗?圣人处上可能在整个治理的政策、做法上面都会有不同。但如果暴君处上,可能有各种的苛捐杂税。


C:所以这个相在滞留啊,因为各种的「为」,「为」让这个相滞留。

那这种情况下,“处上”就是一个权贵、一个权威的位置,“处前”实际上是一个特权的位置。

所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这个官人“处上”,民重,“处前”,民害。因为这个“上”和“前”的意思已经变了。



audio-thumbnail
66-3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0:00
/3:26

问:好,接着往下看,「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天下乐意推举、推戴,而不感到厌倦。

C:这就是谦卑的气氛,否则天下乐争而不辞。

只要没有这样一个谦卑的环境,都在争,都在抢,停不下来。


问:好,来看这最后一句「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之前第22章也有这句话。

C:你看这整个的状态,无为、无事、无畏、无欲、无学、不欲、不学,这对应着这样一个完全与世无争的状态,完全的谦卑、谦下,所以自然「处上、处前」,而且「天下乐推而不厌」,这就是「镇之以无名之朴」,这样一个氛围和气场,国之福也。

但难就难在成为圣人,一个人能否成为圣人?放下这个词的各种标签、联想,这颗心能否醒来?

你看圣人治国,低调、无事,否则都是小人治国,对吧?所谓的「民」,这样一个自我的活动,全是表现、宣传、影响、糊弄、欺骗、隐瞒、造假,这颗心得亲自观察、亲自看到这个世界究竟在发生什么?

这颗心能否与世无争?意味着这颗心能否看到、完全看到这样一个堕落的世界,能否清空,不再相关?一个人能否真正谦卑地活着?去亲自发现谦卑意味着什么?

当这颗心真正谦卑的时候,那自然能够理解这些话究竟指向什么,看似说圣人治国,但这个国得先从自己内心开始,因为圣人治的那个国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国”,那个「国」对应着完全的善。

那个「国」的出现,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所以一个人能否从自身做起?能否完全活在这样一个善的状态中?

自己先变成那个国。



问:好,最后再来回味一下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C:好,咱们下章再会,咱们下章再会。


返回目录(曼解道德经)↗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洞悉中西方现实,涉猎数学、计算机、生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哲学和认知领域;以简单、质朴的中英文,阐释内心本质即禅的精髓。看清即平静,看清即行动。